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行业动态

再创国内首次!竹基海上光伏平台闪亮登场,环保与清洁能源的双向奔赴

2023-09-06 14:05:11来源:环保在线 阅读量:49 评论

分享:

导读:8月28日,中林集团所属中林绿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与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科技集团正式发布“集林一号”,是国内首个竹基海上光伏平台。该平台通过“以竹代钢”,可有效替代目前漂浮式水上光伏系统中的高密度聚乙烯浮体和钢制焊接结构体。

  作为最易获得的清洁能源之一,光伏正在全球能源替代进程中大展身手。但随着开发力度不断加大,陆上土地资源紧张、空间不足、成本昂贵等问题陆续显现,对于光伏产业来说,寻找更广阔且具性价比的场地成为当务之急。一方面,业界将目光转向内陆深处的荒漠、戈壁等,另一方面,占地球七成的海洋资源也开始受到重视。
 
  相较于高度内卷中的陆上光伏,海上光伏事业尚处在起步阶段,加上政策的鼓励支持,为开发者和投资人带来了巨大想象空间。且现实情况是,我国拥有近2万公里大陆海岸线,沿海地区集中分布着电力紧张、经济发达的城市,这恰恰会形成一个合理的电力供需组合。因此,从业者也认为“蔚蓝而深邃的大海,承载了光伏行业探寻阳光资源富矿的新野望”。
 
  不过,在看到海上光伏占地少、发电量高等优点的同时,其开发及运营过程中对海洋环境、生物生态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现阶段主流的桩基式海上光伏模式,需要在海面上打桩,这不仅会影响海洋生态系统,还会应施工过程污染附近海域环境,如垃圾排放、施工噪声等。另,漂浮式海上光伏平台所用高密度聚乙烯浮体和钢制焊接结构体,后续处理回收上也存在不小的阻力。
 
  2022年以来,山东、浙江、江苏等地陆续出台光伏项目用海规范,对用海选址、用海方式与用海范围、海域使用论证、规划布局等众多光伏用海问题做出了详细规定,目的就是为了让海上光伏建设更加规范、绿色可持续。山东印发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严禁在生态保护红线区及法律法规、规划明确禁止的海域内建设。
 
  海上项目开发环保要求愈发严格,对于企业而言,是否还存在更为妥善的解题方法?近日,中林集团提供了一个可行路径。据悉,8月28日,中林集团所属中林绿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与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科技集团正式发布“集林一号”,是国内首个竹基海上光伏平台。该平台通过“以竹代钢”,可有效替代目前漂浮式水上光伏系统中的高密度聚乙烯浮体和钢制焊接结构体。
 
  中林集团表示,竹基海工材料用于平台的搭建,除了可提供浮力外,还具有环境友好性高、耐海水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等优势,在有效节约成本的同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真正实现“绿电绿造”。接下来,该公司还将尝试用竹木基复合材料研制海上风电叶片、登机桥、集装箱、海上固定平台等新兴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中国政府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了“以竹代塑”倡议,拟推进全球减少塑料使用,选择环保与实用性能更为优越的竹制材料。而此次中林集团,成功实现竹基海工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势必也会为竹制材料创造更广阔的发展场景。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