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行业标准

《环境空气水蒸气中氚的测定分子筛吸附采样法》生态环境标准征求意见

2023-09-06 08:51:39来源:仪表网 阅读量:58 评论

分享:

导读:本标准规定了用分子筛吸附环境空气中的水蒸气,液体闪烁计数器(以下简称“液闪”)测定氚的活度浓度的方法。

  【仪表网 行业标准】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规范环境空气水蒸气中氚的测定方法,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了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环境空气水蒸气中氚的测定 分子筛吸附采样法(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邮箱:lisa@chinansc.cn,截止时间2023年9月29日前。
 
  氚是一种低能纯β放射性核素,半衰期为 12.33a,其射线的最大能量为 18.6 keV,平均能量为 5.7 keV。氚既是天然放射性核素,又是人工放射性核素,人工氚主要来源于核爆炸和核反应堆的运行,是当前地球上氚的重要来源。以 HTO 为主要形式的环境空气水蒸气中的氚通过呼吸进入人体,或随雨水及其分子交换作用进入水循环圈和食物链而进入人体参与新陈代谢,对人体组织和器官会造成较大内照射危害。因此,有必要对环境空气水蒸气中的氚进行监测、管理和控制。
 
  目前,空气中氚的监测无现行行业或国家标准,主要以参考《水中氚的分析方法》(HJ 1126-2020)为主,此标准为环境水中氚测量的标准方法,只适用于空气中氚样品采集后的分析过程,无法为环境空气水蒸气中氚的测量提供全面指导。
 
  《环境空气 水蒸气中氚的测定 分子筛吸附采样法》标准,是在我国首次以行业标准的形式提出监测环境空气水蒸气中氚的分析方法,将推动环境空气水蒸气中氚监测技术的进步,为环境空气水蒸气中氚的测量提供技术依据。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环境空气水蒸气中氚的测定方法,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用分子筛吸附环境空气中的水蒸气,液体闪烁计数器(以下简称“液闪”)测定氚的活度浓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辐射环境监测,环境空气水蒸气中氚的测定。本方法的探测下限取决于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采样效率、液闪探测效率、液闪本底、测量时间等。
 
  典型条件:气温 20 ℃、相对湿度 50%,探测下限可达 10 mBq/m3。
 
  方法原理:
 
  用空气泵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装有 3A 分子筛的吸收瓶,空气中的水蒸气被 3A 分子筛捕集;再高温负压解吸捕集的水蒸气为液态水,经蒸馏后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测量氚的活度浓度,最后计算出环境空气水蒸气中氚的活度浓度。
 
  仪器和设备:
 
  1.电子流量计,瞬时流量量程 1.0 L/min~30.0 L/min,累计流量量程 1.0 m3~100m3,累计流量分辨率<0.001m3,流量误差≤2%,具备自动换算标况累计流量功能。
 
  2.温湿度计,温度量程-20℃~50℃,精度±0.5℃;湿度量程 2%~100%,精度±5%。
 
  3.空气泵,抽气速度≥50L/min,进气口外径0.8mm。
 
  4.流量调节阀,进、出气口外径 0.8mm。
 
  5.液体闪烁计数器,本底计数率、探测效率、24h不稳定性满足 GB/T 10259 I 级要求。
 
  6.电加热套,100 ℃~500 ℃可调。
 
  7.电导率仪,测量范围1.0μS/cm~1.0mS/cm,基本误差≤±1%。
 
  8.分析天平,感量0.01g、0.1mg。
 
  9.计数瓶,聚四氟乙烯、聚乙烯材质,20ml。
 
  10.石英玻璃瓶,容积约1L,内径约10cm,耐受600℃。
 
  11.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
 
  质量控制:
 
  1.仪器设备
 
  根据 HJ 61 中的相关规定,流量计、液闪、分析天平等仪器设备均应定期在国家计量部门或其授权的计量站进行检定,液闪的性能检验还要包括长期可靠性检验和泊松分布检验。
 
  2.样品分析
 
  根据 HJ 61 中的相关规定,样品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通过质量控制样品实施,其中平行样相对偏差≤±30%,加标回收率控制在 80%~120%。
 
  详情请见附件。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