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企业动态

投资者密切关注核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22家环保企业回应来了!

2023-08-26 14:04:24来源:环保在线 阅读量:47 评论

分享:

导读:这几日,核污水问题成为热议话题,也有很多人想知道,都有谁具备核污水处理能力。本文,带你看相关环保上市公司是如何回应的。

  这几日,核污水问题成为热议话题,随之而来的是业界对于核污水处理设备以及核污水处理技术,还有相关的放射性物质检测设备,辐射检测设备等的巅峰级关注。对此,环保企业是如何回应的呢?本文带你来看相关上市企业的最新回复内容。
 
  舜禹股份——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污水处理技术,拓展业务领域。
 
  科净源——我们会重点关注核废水排放对水处理行业的影响,以及未来行业产生的业务需求。
 
  中建环能——未涉足核废水处理领域。
 
  优利德——公司现有UT334A辐射剂量检测仪,是一款小型高灵敏度的辐射剂量报警仪,主要用来监测X射线、β射线、γ射线,可实时测量剂量率。
 
  江苏神通——暂不具备核污水的直接处理能力。(研发的阀门等产品用于核能装备等领域)
 
  沃特股份——暂无相关产品销售。(始终关注用于海水纯化和淡化的特种高分子薄膜技术。)
 
  清新环境——尚不具备处理核污水技术。
 
  军信股份——主要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
 
  争光股份——在核工业领域,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核电站核反应堆一回路冷却水和发电机组二回路循环水的净化处理,化学除盐水处理,放射性废液的处理,放射性元素的分离提纯等。
 
  远达环保——国家电投集团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拥有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应用于核废水,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9903874B。还拥有放射性废水处理工艺的袋式滤料换料装置应用于核废水,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5957573B。拥有放射性超标洗衣废水的处理系统应用于核废水,授权专利公告号CN205038976U。拥有基于反渗透膜的低放废水处理系统应用于核废水,专利公告号CN204496941U,属实。
 
  建科股份——目前公司暂无检测核污染的资质能力。(水质放射性检测指标包括水质总α放射性、水质总β放射性检测,同时具备放射卫生防护相关检测能力,可以提供放射卫生防护相关检测服务。)
 
  北化股份——公司的产品不涉及核废水污染防治。
 
  鹏鹞环保——暂未涉及核废水处理业务。
 
  捷强装备——公司已有提供海关核辐射相关仪器设备和服务。
 
  公司现有核检测与治理产品包括核辐射监测、检测与放射性核素分析设备、防护和洗消设备,产品品目齐全。
 
  公司核辐射监测产品主要应用于环保、卫健委、医疗、安监、海关、核工业上下游系统等领域,在核应急救援、执法监测、民生计量、核辐射技术利用、部队后勤保障等应用场景均有订单产生。
 
  正和生态——目前未涉及海洋核废水处理等相关技术和产品。
 
  中电环保——公司核电水处理技术应用,覆盖除盐水、海水淡化、凝结水、放射性废水、二回路汽水取样和化学加药等业务,在国内核电水处理市场占有率居于前列。公司关注日本向海洋排放核废水的进展,若有业务处理需求,经公司系统评估后(包括实际工况、技术可行性等)可参与相关业务。
 
  嘉戎技术——公司拥有放射性废水多级浓缩深度处理技术等膜分离应用相关的技术和工艺,具备能力服务于核电站水处理应用。
 
  中晟高科——核废水污染治理的相关项目,公司一直有在运营。
 
  深水海纳——目前服务项目暂未涉及核废水处理。
 
  隆华科技——中电加美子公司深圳加美具有一种压水堆核电站废弃树脂处理系统、一种核电站的催化除氧系统等实用新型专利,其规划向核电水处理行业进行业务布局。
 
  津膜科技——未专门针对核污水开展试验及应用。
 
  莱伯泰科——在核环保领域,包括针对海水中放射性物质污染监测方面,公司可以提供样品前处理及后续分析检测一体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此外,辰安科技表示,其联合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清华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同申报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项目—— “水体放射性核素在线监测仪器”, 打破国内外水体放射性核素在线监测仪器空白,将有效监控保障水环境的放射性安全。
 
  注意:核废水与核污染水有本质不同,核污水的危害更大。目前,核废水处理技术包括传统的沉淀法、离子交换法、蒸发浓缩法等,新兴技术则包括膜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泡沫分离技术等。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