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行业动态

臭氧污染何时休?矛头直指VOCs,工业领域减排是关键

2022-06-16 09:45:05来源:环保在线整理 阅读量:190 评论

分享:

  每当夏季来临,臭氧污染就有悄悄抬头的趋势。
 
  6月初,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臭氧污染控制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制的《中国大气臭氧污染防治蓝皮书(2020 年)》正式出版,指出:随着PM2.5控制取得显著进展,我国臭氧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成为制约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根本好转的关键。
 
  该蓝皮书还强调,近几年,我国大气复合污染治理逐步走向深入,如何才能在PM2.5污染还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开展臭氧污染防控,且国外尚无成功经验可循的前提下,成为亟需科研人员接力攻关的问题。
 
  臭氧与其他污染物不同的地方在于,臭氧是典型的二次污染物,主要由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经光化学反应产生。但实际检测发现,臭氧的形成与这两种前体物并未呈现出明显的线性关系,减少VOCs可以有效减少臭氧的生产,而NOx的情况却复杂很多,甚至在某些条件下,NOx的减少反倒会造成臭氧升高。
 
  因此,从源头减轻臭氧污染的重担就落在了VOCs减排上。
 
  据了解,VOCs主要来源于植物排放以及人类活动排放,后者占大部分。当前,人为的VOCs排放主要来自工业、交通、生活及农业,其中工业源排放量约占一半左右,是控制VOCs的重点领域。更进一步,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排放出的VOCs占工业源总量的70%左右。
 
  不过工业领域的VOCs减排也并非易事,目前很多行业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难以形成有效的、具备可操作性的系统化污染解决方案。究其原因,既是VOCs治理相关标准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对其气味缺少足够有效的治理方案,还源于VOCs的复杂组分及易挥发的特性,想要100%实现收集较为困难。
 
  为有效实现VOCs减排,减轻即将到来的臭氧污染,各地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这其中,工业重城东莞的“东莞方案”就很具代表性。6月8日,东莞刚敲定《2022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方案》,明确将聚焦PM2.5与臭氧污染协同控制,组织实施推动产业产品绿色提升九大举措。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抬高准入门槛,新建项目需实施两倍VOCs削减量替代和NOx等量替代,并禁止新建、扩建和使用高VOCs含量的原辅料项目;
 
  二是升级现有项目,尤其是要加强涉VOCs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开展重点行业、工业园区和企业集群整体清洁生产审核模式试点,在家具制造、汽车维修行业推广使用高效喷涂、无气喷涂、高流低压或低流中压喷涂等高效技术;
 
  三是推行污染分治,针对产业集群中的VOCs问题分类进行解决,并综合规划建设集中喷涂中心、集中回收处置中心、区域性活性炭集中再生基地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治理臭氧污染除了在其前体物上做文章外,直接转化臭氧污染的技术也在推进当中。如南开大学研究团队,于近日在三元氧化物催化剂莫来石上实现了无能耗超低温臭氧分解,推广应用后将有力助推我国臭氧治理水平提升。
 
  原标题:臭氧污染何时休?矛头直指VOCs,工业领域减排是关键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 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建设进入新阶段

      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2025-11-23 14:16:44    4377
      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
    • 宣城市绩溪县“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形成“空天地”一体化格局

      绩溪县通过织密监测网络、升级技术支撑、深化协同联动三重举措,“十四五”以来构建起覆盖水、气、土及农村生态的全方位监测体系,为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筑牢“数据基石”。
      2025-11-23 14:16:38    4062
      气体检测环境监测土壤检测
    • 珠中江阳四地签署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协同监管合作备忘录

      近日,珠海市生态环境局、中山市生态环境局、江门市生态环境局、阳江市生态环境局共同签署《珠中江阳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跨区域协同监管合作备忘录》,将着力构建“预防为主、协同联动、科技赋能、信用约束”的跨区域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管体系。
      2025-11-23 08:38:00    3450
      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