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国船协)在京组织召开《中国工业史·船舶工业卷》编撰出版总结座谈会。会议回顾了《中国工业史·船舶工业卷》历时6年多卓有成效的编撰工作,并对主要编撰及审稿人员进行了表彰。《中国工业史·船舶工业卷》编委会主任、中国船协会长郭大成主持会议并做总结讲话。
《中国工业史·船舶工业卷》是由国家立项的图书出版工程,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牵头,中国船协负责具体组织编撰,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近300万字。这是一部按照时间序列,以生产力发展为主线,以生产关系变革为背景,全面记述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历程,反映中国船舶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鸿篇巨制,也是中国首部船舶工业通史。
会上,中国船协副秘书长安振刚代表《中国工业史·船舶工业卷》编辑部汇报了编撰历程,介绍了从项目立项、大纲谋划、搜集资料,到分工起草、合稿修订、烹文煮字、六审六校、正式出版的全过程,并对下一步如何发挥《中国工业史·船舶工业卷》在人才培养、行业宣传等领域的作用谈了设想。
与会嘉宾,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副主任王家鑫代表《中国工业史》编委会办公室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对《中国工业史·船舶工业卷》的编撰质量予以肯定,对中国船协的组织工作予以表扬。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中国船协原会长张广钦,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船协原常务副会长李柱石,原国防科工委司长周玉兰,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办公厅主任王义库等参加座谈。

座谈会上,参与人员对《中国工业史·船舶工业卷》的出版表示祝贺,对参与图书创作的人员表达了感谢,并就该部史书的意义、可发挥的作用以及船舶工业史相关工作展开讨论。与会代表在座谈上指出,《中国工业史·船舶工业卷》是船舶工业给国家上交了一份很好的答卷,船舶工业在国家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中的作用,通过本书进行了清晰的表述。虽然船舶工业在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由于出版物相关规定未能尽述,但章节完整,体系完备,为后人进一步充实相关史料打下基础。与会代表还表示,当前正处于船舶工业蓬勃发展、备受关注之际,《中国工业史·船舶工业卷》的出版恰逢其时,该部史书系统展现了船舶工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更深刻探寻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行业发展壮大的内在规律,为相关部门全面、系统地了解船舶工业行业发展脉络提供了权威参考。
会上,安振刚宣读了中国船协《关于表彰<中国工业史·船舶工业卷>编撰工作突出贡献者的决定》。郭大成代表《中国工业史·船舶工业卷》编委会,对嵇安钦、王锦连、周安昌、周东军、李文宝、杨永祥、陈振杰、王兴发、安振刚、马兴磊等主要编撰人和张广钦、李柱石、周玉兰、王义库、孙宪法等主要审稿人,颁发奖盘。对获得优秀组织奖的江苏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等颁发了奖牌。
郭大成在总结讲话时表示,《中国工业史·船舶工业卷》出版发行是我国船舶行业的一件大事、实事、好事,在编撰过程中,船舶工业行业各级领导、央企船舶集团、省市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等,非常重视编撰工作,动员组织了60余人直接从事编撰工作,100多人参与提供资料。编撰工作自始至终按照“真实、科学、共识”的思想和“以史为主、真实记叙、准确评述”的原则,本着“不辱使命、对史负责、力求精品、惠泽后人”的宗旨,力求通过“回眸历史、知其大道、规划未来”,力争为建设造船强国,进而实现海洋强国目标提供历史借鉴和参考文献。
郭大成强调,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国工业史·船舶工业卷》的作用,大力宣传船舶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激励人们热爱船舶工业、奋斗船舶工业的雄心壮志,为我国工业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巩固中国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贡献出“船舶人”的力量!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