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行业动态

智绘全域·数创未来 2025新型智慧城市发展创新大会举办

2025-11-15 08:33:37来源:智慧城市网整理 阅读量:2748 评论

分享:

  2025年11月13日上午,“2025新型智慧城市发展创新大会”在山东济南举行。会议由山东省大数据局主办、济南市大数据局承办,国家数据局等相关部委负责同志、院士专家、多省市数据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及企业代表400余人参会。大会以“智绘全域·数创未来——共谱城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主题,围绕智慧城市建设与全域数字化转型展开深入交流。
 
  本次大会设置主题大会、现场观摩、专题研讨会、供需对接会及成果展等五大板块,系统展示我国在智慧城市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发展方向,为全国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对凝聚共识、促进政企协同、激发创新活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此次大会的举办,将进一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为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培育新发展动能提供有力支撑,为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智慧城市已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和可持续的生活环境。今天,智慧城市建设正从技术驱动转向以市民体验为核心,"以人为本"不仅是政策口号,更是衡量城市智慧化水平的根本标尺。
 
  首先,实现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服务"的转型是关键突破。通过"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等平台提升政务效率的同时,更需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分析市民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如定制资讯、位置推送)。同时,多模态交互技术(语音、手势等)和环境计算(如智慧路灯自动调光)能降低使用门槛,让老年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无障碍享受服务,真正实现技术隐形、服务贴心。
 
  其次,构建包容性社区与宜居环境需结合本地特色。智慧社区平台可促进邻里互助、组织活动,增强社会凝聚力;智能交通、环境监测、安防系统则保障生活品质。但智慧城市不能脱离城市情境,需因地制宜——旅游城市侧重文旅数字化,工业城市聚焦产业升级,避免同质化发展。资源正向型建筑(如垂直农业、能源自给)通过设计阶段融入可持续理念,既降低碳排放又创造社区价值,体现"生态有机体"思维。
 
  最后,“以人为本”需依赖数据驱动的长效机制。政府需打破部门数据壁垒,通过强制共享清单和绩效考核联动实现跨领域协同;智慧城市CIO角色应从技术管理者转变为"生态价值赋能者",构建开放平台整合政府、企业、市民资源。同时,建立城市级AI平台避免重复建设,并通过小步快跑试点、强化运营团队能力,让市民能够更便捷地获取所需服务,从而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确保技术真正服务于市民幸福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新型智慧城市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城市治理与发展理念的升级。它以民为本,以智为翼,引领城市迈向更美好的未来。让我们共同期待,智慧城市的微光汇聚成照亮生活的星河。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 大华股份亮相全球智慧城市大会

      为支撑城市运行中心高效运转,大华同步构建通用业务使能中心、智能运营中心、全连接中心、大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及城市指挥中心六大核心能力矩阵,形成“感知-分析-决策-执行”的全闭环安全管理链路,为城市安全运行筑牢技术根基。
      2025-11-15 14:12:18    2679
      智慧城市数字经济
    • 中科曙光南京研究院荣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第七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科曙光南京研究院凭借在智能计算、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积淀、创新能力与行业实践,成功入选并获国家级权威认证。
      2025-11-15 14:12:18    2626
      数据数字经济
    •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对接活动(重庆站)在渝举办

      活动旨在推动金融资源与产业链发展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擦亮专精特新“金字招牌”。
      2025-11-15 14:12:17    2461
      数据数字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