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教育厅等10部门出台《河北省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实施方案(2025-2027年)》,加快构建教育数字化发展新体系。方案明确,河北省将实施数字教育平台筑基行动、人工智能赋能创新行动、新型基础设施强固行动、数字化转型保障护航行动共4大行动,以数字化为引擎,推动教育理念重塑、模式变革、体系重构。
方案提出,完善智慧教育资源体系,不断优化教育应用与服务。深入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试点,推动平台在学习、教学、教研、评价的全过程深度应用。持续推进城乡联校网教共同体建设,推动优质中小学与薄弱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结对帮扶。积极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扩大教育公共服务“一网通办”事项。利用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为大学生实习就业和行业企业招聘提供优质服务。各高校要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推行“一站式”服务,力争实现“最多跑一次”。
在数字浪潮奔涌的新时代,智慧教育已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核心引擎。然而,当前的智慧教育资源建设仍面临“信息孤岛”林立、资源供需错配、应用深度不足等挑战。要真正让技术赋能教育,必须超越简单的“设备堆砌”和“资源数字化”,致力于构建一个全域协同、进化生长、以人为本的完善智慧教育资源体系。
数字化技术催生了“智能驱动”的新型教学模式,实现从“经验授课”到“精准教学”的跨越:
课堂革命:混合式教学成为主流。苏州城市学院打造AI驱动智慧课堂,通过实时学情数据动态调整教学策略,学生课堂参与度从65%提升至91%。VR实验室使化学实验事故率降为零,实操训练效率提升3倍。
管理革新:AI赋能全流程管理。智能排课系统结合教师专长与学生需求,排课准确率达98%,资源利用率提升20%;AI心理筛查系统通过情感分析技术,提前识别83%的心理危机风险,构建主动干预机制。
评价进化:
大数据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教师绩效评估系统整合教学质量、科研成果等12项指标,自动生成分析报告,使评价透明度提升60%,避免“唯分数论”误区。
数字化推动教育资源从“碎片化”向“一体化”升级,形成“国家-地方-校园”三级协同网络:
国家基座支撑: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汇聚超4.5万门优质课程,覆盖19个学科门类,2025年上半年访问量突破80亿次,成为资源供给核心枢纽。平台采用“AI+人工”审核机制,资源合格率达99.2%。
地方特色发展:东部聚焦技术创新,苏州城市学院建设智慧图书馆,集成智能检索与语音交互功能,资源获取效率提升70%;西部强化资源下沉,云南“数字教育边疆行”项目使乡村学校优质资源覆盖率从38%升至89%。
校园生态创新:高校成为资源生成新主体。苏州城市学院师生共建23个专业智能体,涵盖机械设计、新媒体创作等领域,形成“需求-开发-应用”的资源闭环,资源复用率达67%。
完善智慧教育资源体系,是一场关乎教育未来的深刻变革。它绝非一蹴而就的技术工程,而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持续迭代、多方协力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的目标,是构建一个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的智慧教育新生态。在这个生态中,每一名学生都能被“看见”,每一位教师都能被“赋能”,每一种潜能都能找到最适合其生长的“资源土壤”,最终让“因材施教”的千年教育理想,在数字时代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