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行业动态

上海杨浦区智慧城市建设迈入精细化运维新阶段

2025-10-02 08:41:36来源:智慧城市网整理 阅读量:16102 评论

分享:

  近日,上海市杨浦区数据局公布了“杨浦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运维维护(一期)”项目的中标结果,上海东方明珠数字电视有限公司以89.98分的评审得分和2730.5万元的报价成功中标。这一重要项目的落地,标志着杨浦区智慧城市建设从基础搭建阶段进入了全面运维与深度应用的新时期。
 
  智慧基建:筑牢数字化转型根基
 
  此次中标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运维维护(一期)项目,预算金额2732.5万元,服务期限为合同签订后一年。该项目要求中标方负责杨浦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运维维护,确保系统业务运行稳定、数据安全准确,实现业务运维与技术运维的紧密结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虽然不允许转包,但允许专业分包,这为不同领域的专业服务商参与项目建设提供了可能。
 
  多元布局:构建智慧城市生态体系
 
  杨浦区数据局近期的采购项目显示,该区正在构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智慧城市生态体系。在人工智能领域,“杨数浦”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已完成招标,北京火山引擎科技有限公司以2828万元中标。这一平台将构建覆盖政务服务全场景的智能化支撑体系,先期将重点打造“边聊边办”、“边聊边申请”和“公文写作助手”三个智能应用,未来还将持续深化场景应用,构建不少于10个智能场景。
 
  在网络安全方面,杨浦区数据局计划于10月启动“ABCD安全运营矩阵项目”,预算达1411.4万元。该项目将融合人工智能、区块链、云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构建全区网络数据安全统一运营矩阵,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同时,杨浦滨江智慧管理平台2025年度运营项目也已分别确定基础运营和安全运营的中标单位。信栈通信有限公司和上海电气智慧城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以222.5万元和431.3万元承担相应任务,展现出杨浦区在特定区域智慧化管理方面的深入布局。
 
  顶层设计:1235体系引领发展方向
 
  今年5月,杨浦区正式发布了城市治理运行“1235”数智化平台,这一顶层设计框架为该区智慧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1235”体系包括“一个基础能力底座”区、街道“两级智治体系”,政务办公、城市运行、政务服务“三网协同”,以及建强“五大领域”模块的总体框架。
 
  杨浦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海鹰在平台发布会上表示:“杨浦区作为上海首批数字化转型先行示范区,数字经济厚积成势。我们将以打造城市治理运行‘1235’数智化平台为契机,科学布局新型基础设施,不断激发数据要素潜力、释放数据要素价值。”这一表述清晰地展现了杨浦区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战略思路和发展决心。
 
  应用落地:智慧场景惠及民生
 
  与技术平台同步推进的,是一系列贴近民生的智慧应用场景。杨浦区已同步发布了城市治理十大标杆场景,包括地下空间物联感知平台、直播间“数字监管员”系统、“数融医体”智能社区运动健康师系统等。这些场景不仅体现了技术的前沿性,更彰显了“人民城市”理念的落地实践。
 
  在滨江区域的智慧化管理方面,通过智慧管理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实现了对这片重要区域的智能化管控。这种针对特定功能区域的智慧化解决方案,展现了杨浦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精准施策能力。
 
  未来展望:数据驱动城市治理创新
 
  随着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运维维护(一期)等项目陆续落地,杨浦区正朝着数据要素驱动的新型城市治理模式稳步迈进。从基础设施运维到人工智能平台,从安全运营矩阵到滨江智慧管理,系统化的数字布局正在全面夯实杨浦智慧城市的发展基础。
 
  上海市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邵军对杨浦区的数字化转型寄予厚望,他表示:“期待未来我区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并诚邀数据英才参赛,依托杨浦区的创新沃土,孵化出更多具有标杆意义的数字治理解决方案。”
 
  随着这些项目的持续运营和深化,杨浦区的城市治理将更加精细化,市民的生活品质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从惠民路800号区数据局发出的一个个智慧城市项目,正如同一块块拼图,逐步构建出“数字杨浦”的清晰图景,为上海乃至全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