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2025超大城市治理智库(北京)年会上,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报送的案例《全域数字化转型叩响超大城市发展未来之门》成功入选《2025中国超大特大城市治理十大案例》。此次案例成果由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清华大学数字政府与治理研究院、新华数字政府研究中心三方联合评选。广州敢为人先,以制度创新解决“聚数”困境,用技术赋能攻克“好用”难关,创新构筑超大城市数字化治理路径,获得评选方高度评价。
本届年会以“城市正智慧 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汇聚了国内外城市管理者、专家学者与智库机构代表,共同探讨超大城市治理的重大命题,致力于推动构建更具包容性的超大城市治理共同体。会上发布的十大案例集中呈现了北渝广杭等我国超大城市在城市建设和治理方面的前沿探索与实践成果,为全球治理提供有效参考。
超前谋划,构筑智慧城市新引擎
本次入选的广州案例,展现了广州市在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方面的前瞻布局与扎实行动。近年来,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以打造数字经济引领型城市和国际一流智慧城市为目标,积极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印发的《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全面加快推动全域数字化转型,构筑韧性智慧城市的数字化新引擎。广州全域数字化转型案例不仅入选全国50强,并获批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试点、入选广东省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市级试点。在此基础上,今年11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上,广州市作为中国唯一代表晋级全球评选,荣获2025世界智慧城市大奖·能源与环境大奖,9月荣膺世界智慧城市大奖·中国最高荣誉“城市大奖”,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城市在全球智慧化与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引领力与影响力。
数据赋能,激活经济发展“源头活水”
数据要素是驱动城市智慧化发展的核心动力。广州通过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实现了公共数据“一本账”管理、“一平台”运营、“一体化”应用。广州数据交易所累计进场标的超3300项,生态持续扩大。广州城市可信数据空间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入选国家创新发展试点的城市级试点。通过率先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出台全国首份城市级运营服务收费标准,广州在低空数据、医疗数据、绿色低碳数据等领域的开发利用入选国家重点示范场景,并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城市。通过培育“实数融合”创新示范平台,已推动4000余家规上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助力全市500余家专业市场、7万家消费工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赛城融合,打造“数字全运”新标杆
践行“办赛事就是办城市”理念,广州为十五运会注入了深厚的智慧底色。依托“穗智管”城市数字底座核心公共平台现有能力,广州建设了赛事指挥系统(广州MOC指挥系统),整合四十多类结构化监测数据和海量视频监控数据,融合人工智能、AI数字人、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打造城市级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实现赛事态势“一屏统览”、赛事事件“一键指挥”、赛事运行“一网协同”。上线的“全运广州”小程序,构建了便民利民的智慧服务新生态。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赛后系统85%的软件功能和设备将转为城市基础设施,实现赛时保障与日常治理的无缝切换,赛事服务与城市管理的一体联动。
机制创新,打造数字政府履职新范式
广州创新应用PDCA循环治理理念,建设数字政府运行智能分析系统(GI系统),打造“指标亮灯”“数据穿透”“波动监测”等实用功能,推进“AI+GI”融合应用赋能,精心打磨“立靶子、爬梯子、量尺子、开方子”技术方法论,推出“以指标表现定任务,以数据波动论成效”的新模式,各环节全流程线上留痕、刚性运转,以技术赋能驱动部门主动履职。为促进数据资源共享,减轻基层“报数”负担,广州率先响应国务院《政务数据共享条例》,出台政务数据采集管理规定,推行统一数据采集系统“穗表通”,明确政务数据采集全流程工作要求,建立常态化政务数据回流机制,从源头上解决政务数据重复采集、多头采集等问题。
展望未来,广州将积极谋划数字广州“十五五”规划,落实超大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围绕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文化、数字社会、数字生态文明等“五位一体”全域数字化转型进行系统部署,聚焦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数据底座和共性能力建设,为超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与高效能治理持续贡献“广州智慧”与“广州方案”。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