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政策法规

2025上半年数字政府相关政策回顾

———从“能办”到“好办、易办”的转变

2025-09-09 08:48:41来源:智慧城市网整理 阅读量:19784 评论

分享:

  2025年初以来,国家密集出台多项重要政策文件,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1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高效办成一件事”2025年度第一批重点事项清单》,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不断优化政务服务,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7月3日,进一步发布《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前实现总体清单内重点事项全面落地实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从“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同期,《“高效办成一件事”2025年度第二批重点事项清单》印发,福建、广东、浙江、湖南、湖北、山东等各省也相继出台配套措施,结合当地实际推动政策落地实施。这种中央与地方的联动机制,确保了数字政府建设在全国范围内的协同推进。
 
  国家数据局于5月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提出了明确目标:到2025年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0%,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稳步推进,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政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该方案部署了体制机制创新、地方品牌铸造、“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提升等8个方面的重大行动,为数字政府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2025年5月,国务院第59次常务会议通过《政务数据共享条例》,自8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明确了政务数据共享的适用范围、原则,规定国家建立政务数据共享标准体系,鼓励新技术在政务数据共享中的应用,要求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这些制度安排为打破数据壁垒、推进“一网通办”提供了法律保障。
 
  人工智能成为推动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技术力量。各省市纷纷推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举措:浙江省发布《浙江省“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5-2027年)》,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的跨界融合;广东省印发《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建立省级跨部门协调机制;河南省出台《河南省2025年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工作要点》,推进重点行业垂直大模型建设。
 
  国务院文件明确要求探索开展“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支持地方通过智能问答、智能审批等形式,为企业群众和工作人员提供智能服务支撑。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政务服务提供方式,提升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
 
  各地根据自身特点开展了多样化的数字政府建设实践。河南省围绕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前瞻布局数据基础设施等6个方面谋划数据工作;福建省以开展数字中国建设综合试点为抓手,聚焦服务政府、社会、市场三大主体;湖北省深入推进数据要素创新应用,开展数据治理攻坚行动;江苏省建设“苏在线”全省一体化协同平台,深化数据直达服务,力争构建50个基础服务场景。
 
  这些地方实践不仅丰富了数字政府建设的内涵,也为全国范围内推广成功经验提供了宝贵参考。各地区在保持与国家战略一致的同时,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数字政府建设模式。
 
  总结:从“能办”到“好办、易办”的转变
 
  随着数字政府建设的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正经历从“能办”向“好办、易办”的历史性转变。12345政务服务热线作为一网统管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通过数字化赋能提升服务效能,更好地解决群众和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未来,数字政府建设将继续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着力提升数字政务智能化水平。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更广泛应用于数字政务建设,催生更多创新应用场景。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