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企业动态

​“智慧环保”守护绿水青山 助力环境监测治理

2025-08-12 14:19:52来源:智慧城市网整理 阅读量:19485 评论

分享:

  随着全球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传统环保模式在应对复杂多变的污染挑战时渐显乏力。在此背景下,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与环保理念的智慧环保应运而生,成为推动环保事业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力量。智慧环保借助先进技术,对环境数据进行实时采集、高效分析与智能决策,实现环保工作的精准化、高效化与智能化,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全新思路与有力手段。
 
  智慧环保是 “数字环保” 概念的延伸与拓展,它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将感应器和装备嵌入到各种环境监控对象中,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环保领域物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环境业务系统的深度融合,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环境管理和决策的智慧化。其核心在于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环保工作的效率与效果,实现对环境的全方位、实时化、精准化监测与管理。
 
  智慧环保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监测:利用传感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多种监测设备,实时、全面地收集大气、水、土壤、噪声等环境数据,为后续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提供基础。
 
  数据处理: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的原始环境数据进行清洗、存储、分析与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将其转化为可用于决策的知识。
 
  预警响应:基于数据分析结果,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算法,提前预测环境问题的发生,并在风险-达到一定程度时及时发出预警,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
 
  管理减排:依据监测与分析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政策、管理措施和减排策略,监督企业和社会的执行情况,推动环境质暴的持续改善。
 
  实时监测:通过在城市各个区域部署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利用传感器实时采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臭氧等污染物浓度数据,并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数据实时传输至监测中心。同时,结合卫星遥感技术,从宏观层面监测大气污染物的分布范围与扩散趋势,实现对大气环境的全方位、立体化监测。​
 
  污染溯源: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通过建立污染源排放模型,结合气象数据(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可以精准追溯大气污染物的来源,确定是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扬尘污染还是其他污染源所致,为针对性治理提供依据。​
 
  预警预报:基于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构建大气污染预测模型,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空气质量进行预测。当预测到可能出现重度污染天气时,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提醒政府部门采取应急管控措施,如工业企业限产停产、机动车限行、道路洒水降尘等,有效降低污染危害。​
 
  决策支持:通过对大气环境数据的长期积累与分析,为政府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政策、规划城市布局、优化产业结构等提供数据支持与决策依据。例如,根据不同区域的污染特征与来源,制定差异化的污染治理方案,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减少污染物排放。​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政策的持续完善以及全社会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智慧环保必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它将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发挥愈发关键的作用,助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实现和谐共生。让我们携手共进,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完善智慧环保体系,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绿色家园而努力奋斗。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 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建设进入新阶段

      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2025-11-23 14:16:44    4377
      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
    • 宣城市绩溪县“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形成“空天地”一体化格局

      绩溪县通过织密监测网络、升级技术支撑、深化协同联动三重举措,“十四五”以来构建起覆盖水、气、土及农村生态的全方位监测体系,为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筑牢“数据基石”。
      2025-11-23 14:16:38    4062
      气体检测环境监测土壤检测
    • 珠中江阳四地签署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协同监管合作备忘录

      近日,珠海市生态环境局、中山市生态环境局、江门市生态环境局、阳江市生态环境局共同签署《珠中江阳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跨区域协同监管合作备忘录》,将着力构建“预防为主、协同联动、科技赋能、信用约束”的跨区域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管体系。
      2025-11-23 08:38:00    3451
      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