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地方新闻

广州市增城区建立健全“查测溯治管”全流程监管体系

2025-08-05 14:09:09来源:广州生态环境 阅读量:14964 评论

分享:

  近年来,广州市增城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两山”理念为指引,着力提升辖区水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保护水平,围绕新时期水生态环境治理需求,积极开展水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改善提升实践。通过改变粗放型水环境治理方式,探索建立起“查测溯治管”全流程水环境监管体系。
 
  印发《增城区珠江水系整治方案》和《关于加强增城区珠江水系问题排查整治的通知》,为水环境排查整治工作提供制度保障。构建“1+3+4”的组织体系,成立“1”个整治专班,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全面协调解决河涌水系排查整治各项工作;“3”为市生态环境局增城分局、区水务局、区河长办3个主要监管部门;“4”为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城管执法局4个涉水部门。由区环委办、河长办牵头,7个部门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突出关注重点并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共同推进水环境排查整治工作。
 
  开展季度性全覆盖排查。市生态环境局增城分局、区水务局、区河长办联手,通过分片包干的模式,每季度开展一次全区279条河涌全覆盖排查。开展月度重点河涌滚动排查。每月月初更新水质不达标河涌、风险预警河涌清单,组织7个涉水部门深入一线开展问题排查,利用各涉水部门的专业优势,促进问题不上交、整治在一线。坚持苦干实干、全域排查,用脚丈量全区279条河涌水系,以优良作风展现生态环保铁军风采。
 
  全区共建成8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重点河流水环境质量实时动态监控,夯实精准治污数据基础。开展河涌全覆盖监测,将全区172条河涌、23个重要湖库、229个断面纳入水质监测范围,按月实施监测,重要湖库水质监测覆盖率100%,镇街监测覆盖率100%。强化现场快速检测能力,2024年共配置4300份快检试剂,提升水质问题现场识别效率。通过“在线+手工+快检”三种监测方式相结合,筑牢高质量监测数据根基,更好发挥生态环境监测对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的支撑。
 
  通过遥感大尺度识别、拉网式排查、无人机航拍以及QV管道潜望镜等技术手段开展问题排查,精确锁定重点区域、时段、污染因子,实现污染源头快速定位,为科学治污、精准治理提供保障。同时,依托属地镇街网格化管理优势和区排水公司专业技术力量,联合开展深度溯源,推动管理手段从粗放向精细化转变,全力绘就水清河畅的生态画卷。
 
  对排查出的问题分类整治,针对垃圾黑点等问题立行立改;针对问题排污口、涉污水体等“硬骨头”问题,短期内采取应急措施,并按整治计划推进。以问题为导向,编制“一涌一策”“一断面一策”,制定问题和责任清单,促进问题整治落地见效。入河排污口是陆源污染物进入环境水体的最后一道“闸口”,重点抓住问题排污口这个“牛鼻子”,安排专人跟进并加大排查整治力度。通过大力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有效管控污染物进入天然水体,做到整治小排口、水质大提升,真正治出一泓碧水。
 
  加强调度督办,区专班实行周调度、周通报,动态跟踪整治进展;区环委办每月调度督办,研究重点问题和协调整治难题。推动智慧监管,依托“河涌众采”小程序,实现问题线上填报、清单化交办、全过程跟踪,提升部门协同效率,避免重复交办。严格整改验收,采取“线上审核+线下复核”双审查机制,不定期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真改实改。建立穗莞惠跨流域治水机制,建立工作群实时联动齐抓共管的制度,定期开展穗莞惠跨区域联合执法,打造联合治水大格局。发动全民共治,开展党建引领万人巡河活动,促进形成“政民共治、开门治水”良好氛围。
 
  来源: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增城分局
 
  原标题:增城区建立健全“查测溯治管”全流程监管体系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 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建设进入新阶段

      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2025-11-23 14:16:44    4377
      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
    • 宣城市绩溪县“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形成“空天地”一体化格局

      绩溪县通过织密监测网络、升级技术支撑、深化协同联动三重举措,“十四五”以来构建起覆盖水、气、土及农村生态的全方位监测体系,为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筑牢“数据基石”。
      2025-11-23 14:16:38    4062
      气体检测环境监测土壤检测
    • 珠中江阳四地签署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协同监管合作备忘录

      近日,珠海市生态环境局、中山市生态环境局、江门市生态环境局、阳江市生态环境局共同签署《珠中江阳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跨区域协同监管合作备忘录》,将着力构建“预防为主、协同联动、科技赋能、信用约束”的跨区域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管体系。
      2025-11-23 08:38:00    3450
      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