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企业动态

智慧城市赋能下的城市适老化改造 老有所乐新主场

2025-07-31 14:23:16来源:智慧城市网整理 阅读量:15756 评论

分享:

  202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已突破20%,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正深刻重塑城市发展逻辑。当传统适老化改造仍停留在加装扶手、铺设防滑垫等物理层面时,智慧城市技术正以更具温度的方式重构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路径。
 
  居家环境的智慧化改造正在突破物理空间的局限,构建起全方位的安全防护网络。武汉市东亭小区的试点项目颇具创新性,其在卫生间顶部安装的毫米波雷达可在不侵犯隐私的前提下,24小时监测老人活动状态。当系统检测到异常静止超过15分钟,会自动向家属和社区网格员发送预警,较传统紧急呼叫器的响应效率提升3倍以上。这种"无感监测"技术与传统适老设施形成互补——防滑地板降低跌倒概率,雷达监测则缩短应急响应时间,两者结合使居家养老的安全系数呈几何级提升。​
 
  社区公共空间的智慧化改造更显人文关怀。上海市部分社区将适老化改造与智慧城市的"一网统管"系统相连,智能路灯不仅能根据老人行走轨迹调节亮度,还内置了紧急呼叫按钮和定位功能;社区长椅安装了压力传感器,当检测到老人久坐时会自动提醒活动,遇突发天气则推送避雨提示。这些改造看似细微,却精准捕捉了老年人的行为特点——某社区数据显示,安装智能提示后,老年人户外活动时长平均增加47分钟,孤独感评分下降28%。​
 
  交通出行的适老化智慧化改造则着力破解"出行难"痛点。温州市在公交站台试点的"多模态交互系统",可为视力障碍老人提供语音导航,为听力障碍老人显示车辆到站信息,刷老年卡时还会自动播报车辆线路及换乘提示。更智能的是,系统能学习老人的出行规律,当常坐线路变更时主动推送提醒。这种"千人千面"的服务背后,是城市交通数据与养老服务数据的深度融合,使公共设施真正做到"因人而异"。​
 
  智慧医疗与适老化改造的跨界融合正在创造新可能。上海市部分家庭在适老化改造中同步安装了健康监测设备——智能马桶盖可检测血压血糖,智能床垫能分析睡眠质量,这些数据实时同步至家庭医生的终端。当某项指标异常时,系统会自动生成就诊建议,实现"未病先防"。这种"改造+监测+服务"的闭环模式,使居家适老化改造成为健康管理的入口,重构了"养老"与"医疗"的关系。
 
  上海市2025年出台的适老化改造新政颇具代表性,其构建的"梯度补贴+智能平台"模式,将最高5000元的分级补贴政策与全市统一的服务管理平台无缝衔接。符合条件的老年人通过"随申办"提交申请后,AI系统会自动比对户籍、收入等数据信息,15分钟内完成资格审核,较传统流程效率提升80%以上。
 
  "数据多跑路,老人少跑腿"的服务模式在温州得到进一步升级——"浙里康养"平台的智能比对功能可自动识别老年人的特殊身份标签,实现补贴政策的精准匹配,真正做到"应补尽补"而无需老人额外证明。
 
  湖北省推广的"无感化智能改造"理念颇具前瞻性:智能传感器被隐藏在家具、墙体中,操作界面简化为一个实体旋钮,老人无需学习复杂操作,旋转旋钮即可调节室内温度、灯光亮度等。更智能的是,系统能记忆老人的使用习惯,如晚上7点自动调亮客厅灯光,这种"想老人所想"的设计,使技术真正成为"无声的助手"而非负担。
 
  在物联网、大数据、AI等的推动下,养老行业不断转型升级,科技为我国智慧养老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让更多老人安享幸福、健康的晚年生活。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