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地方新闻

当AI遇见绿水青山丨青岛市生态环境局举办专题讲座,解码人工智能如何赋能“美丽青岛”

2025-03-20 08:40:59来源:青岛环保 阅读量:15065 评论

分享:

  为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推动AI为美丽青岛建设蓄势赋能,3月18日下午,青岛市生态环境局举办环保业务大讲堂暨AI赋能美丽青岛建设专题讲座,邀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人工智能系主任,青岛市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张卫山作专题授课,全系统干部职工在主会场或通过视频参加培训。
 
  张卫山教授作了题为“DeepSeek技术与应用”的主题讲座,从DeepSeek发展史、独特优势、核心技术、使用方法与应用案例以及国家战略意义等五个方面,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具体,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本次讲座坚持实用实践导向,力求学了就能直接用,从宣传形象、宣传海报、PPT、政策解读、数字视频制作等5个通用办公应用实例,以及判别污染物是否超标、制定多模态污染监控方案、多视角土壤成分分析、污染时序预测模型生成、污染物的溯源推理、基于大模型垃圾识别等6个生态环境领域应用实例进行讲解分析,“干货”满满,既架天线又接地气,既解渴又解惑,让参训人员开拓了视野,启迪了思路,坚定了信心。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巡视员王希泮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人工智能与生态环境的深度融合,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更是责任与挑战,必须深刻认识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意义,积极主动拥抱人工智能这个伟大的时代新成果。
 
  一是要以学促智,锻造AI技术赋能生态环境的“硬本领”
 
  要把学习AI知识作为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径,持续关注技术发展动态,主动学习、深入钻研,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既要掌握基础技术逻辑,更要关注生态环境领域的前沿应用,让AI成为破解环保难题的“金钥匙”。
 
  二是要以用促新,激活AI技术落地的“强引擎”
 
  要积极探索各类AI大模型在行政办公、环境监测、执法监管、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各个环节的创新应用,打造具有特色的应用场景和实践案例,用“小切口”实践推动“大场景”创新,切实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工作效能。
 
  三是要以联聚力,构建AI技术跨域协同的“生态圈”
 
  要加强内部沟通协作,打破信息壁垒、数据孤岛,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强大工作合力。要积极与科研机构、企业等外部专业力量开展合作,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共同推动AI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的落地生根和创新发展。
 
  四是要以安筑基,筑牢AI技术智能发展的“防火墙”
 
  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严格规范敏感数据的采集、存储与共享,严格落实各项保密要求,让技术创新行驶在合规的“快车道”上。
 
  今年以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开展聚力攻坚突破“大抓基层工作年”专项行动,将抓好干部教育培训、提升干部能力素养作为专项行动的关键一招,研究制定《2025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点》,紧盯履职所需、行业前沿、政策法规变化、风险防控等方面,按照“一月一专题”的模式组织环保业务大讲堂,全年计划安排各类专题培训班次50余期,助力培养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引领推动美丽青岛建设能力的高素质生态环境保护铁军队伍。
 
  素材来源:人事处、环科院
 
  编辑:吴子彤
 
  审核:李倩
 
  原标题:当AI遇见绿水青山丨青岛市生态环境局举办专题讲座,解码人工智能如何赋能“美丽青岛”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 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建设进入新阶段

      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2025-11-23 14:16:44    4377
      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
    • 宣城市绩溪县“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形成“空天地”一体化格局

      绩溪县通过织密监测网络、升级技术支撑、深化协同联动三重举措,“十四五”以来构建起覆盖水、气、土及农村生态的全方位监测体系,为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筑牢“数据基石”。
      2025-11-23 14:16:38    4062
      气体检测环境监测土壤检测
    • 珠中江阳四地签署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协同监管合作备忘录

      近日,珠海市生态环境局、中山市生态环境局、江门市生态环境局、阳江市生态环境局共同签署《珠中江阳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跨区域协同监管合作备忘录》,将着力构建“预防为主、协同联动、科技赋能、信用约束”的跨区域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管体系。
      2025-11-23 08:38:00    3450
      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