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地方新闻

精准溯源!南京积极探索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新模式

2024-12-15 08:47:51来源:江苏治污攻坚 阅读量:15603 评论

分享:

  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因其分散性、广泛性、不确定性和滞后性等特征,给环境监测溯源和污染防治攻坚带来了新挑战。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以此为题,组织开展了“稳定氮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业面源溯源定量研究”,以同位素示踪技术等前沿技术的研究利用,揭示通过氮氧同位素的测定实现污染来源确定、追踪迁移路径和评估治理效果,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把脉问诊、对症开方。近日,该项目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
 
  为落实《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评估实施方案(2023—2025年)》(苏环办〔2023〕1号)文件要求,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以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和能力建设为主旨,选取太湖流域高淳区松溪河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区为研究范围,联合南京大学技术团队,对研究区域地表水总出口以及下游的国考断面落蓬湾进行了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分析溯源,引入稳定同位素源解析模型(MixSIAR)准确定量评估不同农业面源的氮贡献占比,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与依据支撑。
 
  01
 
  坚持夯基固本,凝聚技术合力
 
  项目选定的研究区处于太湖流域范围,因下游为国考出境断面落蓬湾,故对其开展监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自2023年11月起,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联合南京大学技术团队,多次前往该研究区进行现场踏勘、水文调查、无人机遥感等,综合考虑高淳区水文地质条件、农业污染源源强特征等因素,结合近两年落蓬湾断面的水质监测情况,经过反复研究探讨和技术论证,形成监测评估方案,就此开展监测区氮的溯源定量研究,为农业面源污染溯源工作提供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
 
  02
 
  创新监测手段,科学精准溯源
 
  科学监测、精准溯源是污染治理的首要环节,也是当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解题关键之一。由于汛期采样时间的不确定性和滞后性尤其显著,会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项目在不同水期的监测工作中通过更新改造、远程采样控制等方式,以流量在线自动监测、水质自动采样为核心,针对农田降水和灌溉径流、水产养殖塘清塘期径流的面源污染物输出特征,综合降水量、降雨时间等触发条件,精准捕捉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输出的全过程。
 
  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将先进技术应用于农业面源污染监测防治工作中并形成可靠成果,实现了对水体中氮污染物来源贡献的定量辨识,拓展了农业面源地表水污染调查技术方法,解决了农业流域面源污染物来源与负荷不清的问题。
 
  03
 
  推广典型经验,推动成果转化
 
  农业面源污染是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立足自身专业优势,深入研究,创新农业面源地表水污染监测溯源技术手段。同步借助同位素及水化学指标分析溯源解析,建立了“农业污染源—周边地表水”水质的响应关系,实现农业面源地表水污染状况的精准分析,推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从粗放向精细、从分散向集约转变。围绕该研究,申报南京市生态环境局科研课题1项,研究成果被纳入《江苏省生态环境高水平标准体系建设标准清单》。后续,将推广应用该方法,为加快建立南京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与管理长效机制贡献重要参考。
 
  下一步,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将继续围绕提升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实践要求,全面总结分析、凝练特色成果,在突出问题解决、特色成果产出、监测能力提升等方面为管理部门出谋划策,为持续深入开展治污攻坚行动夯实根基、激发活力。
 
  来源|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
 
  原标题:精准溯源!南京积极探索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新模式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 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建设进入新阶段

      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2025-11-23 14:16:44    4377
      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
    • 宣城市绩溪县“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形成“空天地”一体化格局

      绩溪县通过织密监测网络、升级技术支撑、深化协同联动三重举措,“十四五”以来构建起覆盖水、气、土及农村生态的全方位监测体系,为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筑牢“数据基石”。
      2025-11-23 14:16:38    4062
      气体检测环境监测土壤检测
    • 珠中江阳四地签署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协同监管合作备忘录

      近日,珠海市生态环境局、中山市生态环境局、江门市生态环境局、阳江市生态环境局共同签署《珠中江阳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跨区域协同监管合作备忘录》,将着力构建“预防为主、协同联动、科技赋能、信用约束”的跨区域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管体系。
      2025-11-23 08:38:00    3450
      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