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企业动态

先河环保 | “五智一体”数智化水站 探索无人运维管理新模式

2024-10-04 14:03:27来源:先河环保 阅读量:242 评论

分享:

  政策背景
 
  环境监测是保护环境的基础工作,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环境监测数据是客观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实施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基本依据。
 
  “十四五”期间,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基本实现了重点区域、重要流域及湖库的全覆盖,并构建了贯穿监测全生命周期的“技术、质控与管理”体系。但水站的运维、质控、数据审核等自动化应用程度低,对人工依赖性强,与“智慧运维”差距较大。
 
  “五位一体”数智化水站
 
  依据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需求,为推动水质监测数智化转型,先河环保创新研发了“五智一体”数智化水站,采用人工智能、物联网、传感器、大数据、人工智能、AI视频监控等技术,构建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新一代水质监测技术装备体系,实现水质监测站智慧监测创新,监测系统运行更加智慧化、智能化,达到预先性、快速性、准确性“三个目标”,探索无人化运维管理新模式,发挥降本、提质、增效、服务管理决策“四个优势”。
 
  系统功能
 
  ⚫ 智能巡检:降低人工依赖,全程可视化与留痕管理,保障数据安全,防范人为干扰。
 
  ⚫ 智能质控:一键下达质控指令,自动开展常规五参数周核查、氨氮、高指、总磷、总氮多点线性和加标回收核查,破除运维自动化到智慧化的技术“堵点难点”。
 
  ⚫ 智能诊断:管理平台进行大数据研判,提供快速精准的故障判断和诊断支持,有效提高故障处理效率,结合“AI视频监控+智慧平台”,实现诊断服务的有效性、敏捷性。
 
  ⚫ 智能审核:根据设备质控结果,结合智能巡检、智能诊断等信息,利用大数据分析、学习功能实现智能审核,并可自动研判运维人员是否开展现场运维,提高运维精准度。
 
  ⚫ 智慧管理:基于物联网技术感知、监测、分析、控制、整合水站运维各环节资源,使各单元间互联、共享、智慧,实现多信息协同联动。
 
  解决问题
 
  数智化水站改变原有工作模式,使得水站运维更加“无人化”,设备运行更加“智能化”,可有效实现:
 
  ⚫ 降低运维成本
 
  减少运维频次,智慧水站能够由6次/月降至1次/月,大福降低运维成本。
 
  ⚫ 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仪器故障的调查速度、精度,优化并整合区域人员、车辆及物料等资源调度,缩短问题分析时间,提高运维工作效率。
 
  ⚫ 保障数据质量
 
  智能判断实现异常自动质控和故障根本原因分析,异常情况“早发现、早处置”;自动质控全程留痕、可溯源,减少人为操作,提高风险防范,保障数据“真、准、全”。
 
  ⚫ 智慧赋能环境管理
 
  全天候自动化监管、全方位掌握系统运行及现场环境状况,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创新探索中,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效能,用扎实的行动做好服务,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原标题:先河智造 | “五智一体”数智化水站 探索无人运维管理新模式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 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建设进入新阶段

      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2025-11-23 14:16:44    4377
      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
    • 宣城市绩溪县“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形成“空天地”一体化格局

      绩溪县通过织密监测网络、升级技术支撑、深化协同联动三重举措,“十四五”以来构建起覆盖水、气、土及农村生态的全方位监测体系,为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筑牢“数据基石”。
      2025-11-23 14:16:38    4062
      气体检测环境监测土壤检测
    • 珠中江阳四地签署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协同监管合作备忘录

      近日,珠海市生态环境局、中山市生态环境局、江门市生态环境局、阳江市生态环境局共同签署《珠中江阳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跨区域协同监管合作备忘录》,将着力构建“预防为主、协同联动、科技赋能、信用约束”的跨区域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管体系。
      2025-11-23 08:38:00    3450
      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