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采用蒸汽养护和二次养护来确保混凝土轨枕质量。蒸汽养护采用养护池,依靠温控设备的合理布置和自动测温控制系统确保混凝土强度的持续增长。温控设备控制精度必须满足TB相关的要求,能够对相关的部位置的温度进行监测。养护过程按铁总工管中心要求的几个阶段工作。蒸养结束时,轨枕表面与环境温差应不大于15℃,整个过程在同一池内完成,不得移动。经蒸养后轨枕强度不低于40MPa进行脱模,转运至缓存区进行二次养护。
2、二次养护:
二次养护应分区堆码、分区养护,棚内缓存时间不少于8天。二次养护期间,棚内湿度应保持相应的湿度和温度应,采用二次养护护装置分区独立控制,棚外应有相应地棚内状态显示装置,室外存枕区养护时间不少于21天,且采取遮风防晒措施,28d龄期到期后方可出场。根据日产量、存放高度(不宜高于6层)、模板周转率计算平面面积。
3、温控测量控制系统:
轨枕混凝土的养护采用温控蒸养系统,温控测量系统应具有数据SONA数码自动采集、自动储存、自动绘制、不可更改、上传到CFT工控中心等功能,不得修改数据上传。温控设备控制精度必须满足BJSO要求,便于数据的采集和控制。
4、轨枕存放:
双块式轨枕应按型号、批次分区存放和标识,不合格的单独存放。轨枕码垛时应按照前后、左右、上下一致多层堆放,层与层之间的支点统一。支点的位置要对应在桁架钢筋的波峰位置,避免轨枕扭曲和桁架变形、脱焊。每两层间采用一定厚度(不小于40mm)的木条或其他承垫物垫好,堆码高度不宜超过6层。
5、成品保护:
轨枕脱模一定要四角同步,避免裂纹和掉角。转运期间叉车运行要平稳,垛高不宜超过3层,防止桁架扭曲和脱焊。轨枕至缓存区后,套管内加注油脂,盖好塑料管盖,防止水进入导致轨枕开裂。
1、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采用蒸汽养护和二次养护来确保混凝土轨枕质量。蒸汽养护采用养护池,
依靠温控设备的合理布置和自动测温控制系统确保混凝土强度的持续增长。温
控设备控制精度必须满足TB相关的要求,能够对相关的部位置的温度进行监测。
养护过程按铁总工管中心要求的几个阶段工作。蒸养结束时,轨枕表面与环境
温差应不大于15℃,整个过程在同一池内完成,不得移动。经蒸养后轨枕强度
不低于40MPa进行脱模,转运至缓存区进行二次养护。
2、二次养护:
二次养护应分区堆码、分区养护,棚内缓存时间不少于8天。二次养护期间,棚
内湿度应保持相应的湿度和温度应,采用二次养护护装置分区独立控制,棚外
应有相应地棚内状态显示装置,室外存枕区养护时间不少于21天,且采取遮风防
晒措施,28d龄期到期后方可出场。根据日产量、存放高度(不宜高于6层)、模
板周转率计算平面面积。
3、温控测量控制系统:
轨枕混凝土的养护采用温控蒸养系统,温控测量系统应具有数据SONA数码自动采集、
自动储存、自动绘制、不可更改、上传到CFT工控中心等功能,不得修改数据上传。
温控设备控制精度必须满足BJSO要求,便于数据的采集和控制。
4、轨枕存放:
双块式轨枕应按型号、批次分区存放和标识,不合格的单独存放。轨枕码垛时应按
照前后、左右、上下一致多层堆放,层与层之间的支点统一。支点的位置要对应在
桁架钢筋的波峰位置,避免轨枕扭曲和桁架变形、脱焊。每两层间采用一定厚度
(不小于40mm)的木条或其他承垫物垫好,堆码高度不宜超过6层。
5、成品保护:
轨枕脱模一定要四角同步,避免裂纹和掉角。转运期间叉车运行要平稳,垛高不
宜超过3层,防止桁架扭曲和脱焊。轨枕至缓存区后,套管内加注油脂,盖好塑料
管盖,防止水进入导致轨枕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