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鉴定原理
采用比色法、比浊法,利用动态分析法连续自动检测,国际金标准。
2、鉴定时间
每15分种自动检测一次,技术稳定,鉴定结果重复性高,实时出报告,鉴定结果平均在2-6小时内确,最长18小时。
3、国际认证
(1)检测方法有FDA、SFDA及美日欧澳等主要经济体的论证认可,是通过AOAC认可的鉴定仪器。
(2)通过中国GB4789认可的鉴定产品。
*整个鉴定过程操作简单,3步完成,高度自动化,国际操作金标准
①按实验室常规方法将待测微生物分离培养,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菌悬液,并将菌悬液放在载卡架上。
②用条码枪扫描卡片条形码,将此条形码与待测样品进行关联。
③将载卡架放入填充仓,70秒后填充全成,将载卡架转移到装载仓。
至此,所有后续步骤均通过仪器自动进行,并自动给出鉴定结果。
1、系统主机
(1)主机一体化,由液晶控制显示组件、真空填充仓组件、装载仓组件,孵育判读仓组件、废卡接收仓组件构成,紧凑连贯。
(2)全自动仪器,只需自备菌液,选定卡片,仪器自动真空充填,自动加样,自动切割、自动密封卡片,并将其传送至读卡培养箱中,自动孵育判读结果并打印报告,尽可能少的人工操作参与,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及由此带来的人为误差。
(3)使用独立的64孔全封闭鉴定卡,不需添加任何辅助试剂,真空自动充填上样,避免了试卡暴露和反复的吹洗,避免了菌体颗粒和气溶胶的产生,避免菌液接种过程中的污染。符合2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基本要求,保证实验室的安全性。
(4)该系统具备标准化及可溯源性,通过扫描条鉴定卡片上的条形码读出卡片类型,由此将鉴定卡和标本信息关联,不会出现人为误差。
(5)检测通量:可随时上样,能同时检测不少于15/30/60个测试。
2、数据安全性
(1)三级权限管理,数据安全性符合美国FDA 21CFR part 11要求。
(2)原始电子数据在分析过程中能准确无误的被记录下来并可以地存储在另外的媒介上,以保护适用的GMP要求的期限。
(3)该系统具备联网功能,可以与LIS系统实现简便的数据交换,可以和WHONET实现简便链接,增强同一单位的数据交流能力和本系统数据交流的能力。
3、数据库
(1)能鉴定出ATCC及环境中常见的革兰氏阴性、阳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酵母菌、厌氧菌、奈瑟氏菌、嗜血杆菌、弯曲菌、李斯特氏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芽孢杆菌、炭疽杆菌、猪链球菌I型及II型、非发酵菌等,菌库达500条目以上。
(2)该系统具有SRF程序,用户可自行建立鉴定数据库,鉴定变异菌株。
4、鉴定卡片
(1)微生物鉴定卡片总计有7种,分别适用于
GN卡片,用于革兰氏阴性杆菌鉴定
GP卡片,用于革兰氏阳性球菌及杆菌鉴定
BCL卡片,用于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鉴定
YST卡片,用于酵母鉴定
ANC卡片,用于厌氧菌鉴定
CBC卡片,用于棒状杆菌及相关菌鉴定
(2)对于制药行业样本及环境的常见细菌,有细致的辨别能力和专用的卡片(如芽孢杆菌卡片、棒状杆菌卡片)
5、无其它专用消耗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