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系列耐腐蚀自吸泵采用聚偏二氟乙烯(PVDF)、增强聚丙烯(RPP) -次注塑成型。机械强度好,耐腐蚀性能好,结构上有合理的科学性,泵腔内设有吸液室、储液室、回液止回室、气液分离室、回流孔。要求在开机前灌注引液,以后不必重复灌注引液,吸入管安装液下阀,工作时机械密封不需另加冷水降温,操作简便、无泄漏,耐腐蚀自吸泵是取代液下泵的理想产品,适用于-40°c—+120°c(PVDF)和-40°c—80°c( RPP)的各种腐蚀性介质的输送。温州洋河泵业有限公司为您打造生活生产好帮手。
型号意义

使用范围
该耐腐蚀自吸泵适用于:化工、制药、食品、冶炼、环保、污水处理、无机盐等行业。输送液不能有泥沙或较长软纤维,以防堵塞损坏叶轮及机械密封。泵的出口应装阀门,先关阀再停机,先开机再开阀。
性能参数
型号 | 进口×出口 mm | 流量Q m3/h | 扬程H m | 转速n r/min | 吸入高度 m | 电机功率 kw |
25FPZ-10D | 25×20 | 2.5 | 10 | 2840 | 5 | 0.55 |
32FPZ-11D | 32×25 | 3.4 | 11 | 2840 | 5 | 0.75 |
40FPZ-18 | 40×32 | 11 | 18 | 2840 | 5 | 1.5 |
50FPZ-20 | 50×40 | 13 | 20 | 2840 | 5 | 2.2 |
65FPZ-25 | 65×50 | 26 | 25 | 2840 | 5 | 4 |
80FPZ-32 | 80×65 | 50 | 32 | 2840 | 5 | 7.5 |
100FPZ-40 | 100×80 | 100 | 20 | 2840 | 5 | 11 |
注意事项
1、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机械密封端面泄漏,是端面磨损所致,应调整动环,放松不锈钢半圆的两颗螺钉,适当向前推进,用手旋转泵轴以轻松无阻力为准,过松会产生泄漏,过紧易磨损影响机械密封的寿命。
2、每天连续开机8—10个小时。24小时连续运转的应有备件,定期更换维修,更换期一般为二至三个月,到期都应拆下来检修。不影响生产,非连续运转生产的可随时检修。
3、输送介质比重大于1 2 时应另配电机,否则将影响扬程或导致电机烧坏。
4、拆卸顺序为:卸下电机、支架、底板螺钉、卸下机械密封罩、松开动环卡环螺栓,静环压板螺栓、前后泵盖螺栓,将叶轮轴拉杆紧定螺钉拧松,拧出3—5mm,用铁锤敲打拉杆,将叶轮打松后,卸下拉杆、叶轮和机械密封,在卸机械密封件时应手工操作,不可用金属工具敲打,严防损坏。
5、检修:清理泵壳、前后泵盖、叶轮、机械密封组件内的污物,并冲刷干净,无损坏的可继续使用,检查机械密封两端面有无损环,动环端面磨损或划伤较少的可用细金相砂放在平板上进行磨平,可继续使用。
耐腐蚀性能
介质 | 浓度 | CFR-PP | 介质 | 浓度 | ABS | ||||
25℃ | 65℃ | 90℃ | 20℃ | 60℃ | 80℃ | ||||
硫酸H2SO4 | 98% | √ | √ | ○ | 硫酸H2SO4 | <30% | √ | × | |
70% | √ | √ | √ | 30-70% | ○ | × | |||
1-50% | √ | √ | √ | >75% | × | × | |||
硝酸HNO3 | 浓 | √ | √ | ○ | 硝酸HNO3 | 10% | √ | ○ | |
20% | √ | √ | √ | 20% | √ | ||||
10% | √ | √ | √ | 25-35% | ○ | ||||
√ | >50% | × | × | ||||||
盐酸HCL | 0-30% | √ | ○ | × | 盐酸HCL | <30% | √ | × | |
氢氟酸 | √ | ○ | × | 氢氟酸 | <10% | √ | × | ||
40-48% | √ | × | |||||||
醋酸 | 1-50% | √ | √ | √ | 醋酸 | <20% | √ | ○ | |
磷酸 | 各种浓度 | √ | √ | √ | >30% | × | × | ||
氢氧化钠 | √ | √ | √ | 氢氧化钠 | √ | √ | √ | ||
氯化钠 | √ | √ | √ | 氯化钠 | √ | √ | × | ||
氯化铁 | √ | √ | |||||||
乙醇 | √ | √ | √ | 乙醇 | √ | √ | |||
漂白液 | √ | √ | √ | 漂白液 | ○ | ○ | × |
泵故障形式与排除方法
故障形式 | 产生原因 | 排除方法 |
泵不出液 | 1. 泵反转 2. 进液管道漏气 3. 泵腔蓄液太少 4. 吸程太高 5. 底阀漏水 6. 叶轮受阻不转 | 1. 改变电机接线 2. 杜绝漏气 3. 增加蓄液量 4. 降低泵安装位置 5. 清理底阀 6. 清洗泵壳、叶轮 |
流量不足 | 1. 吸入管径太小 2. 叶轮流道阻塞 3. 扬程过高 4. 吸入管路有空气漏进 5. 叶轮损坏 | 1. 调换进液器 2. 清洗叶轮 3. 开大出液阀 4. 杜绝漏气 5. 更换叶轮 |
扬程过低 | 1. 流量过太 2. 转速太低 | 1. 关小出水阀 2. 恢复额定转速 |
噪音过低 | 1. 泵内有杂物 2. 转动件与固定件碰擦 3. 轴严重磨损 | 1. 检查清理 2. 调整间隙 3. 更换泵轴 |
漏液 | 1. 泵壳固定螺钉松动 2. 机械密封严重磨损 | 1. 拧紧螺钉 2. 更换机械密封 |
订货时麻烦提供
1、型号
2、口径
3、扬程(m)
4、流量
5、电机功率(KW)
6、转速(R/min)
7、电压(V)
8、材质是否带附件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