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地下水保护与污染防治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原则,工程生产运行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地下水保护与污染防治的措施与方法;必须采取必要监测制度,一旦发现地下水遭受污染,就应及时采取措施,防微杜渐;尽量减少污染物进入地下含水层的机会和数量。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源头控制措施
应对项目产生的污废水的各装置及其所经过的管道要经常巡查,杜绝“跑、冒、滴、漏”等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在污水处理设施.污水输送管道等周边,要进行严格的防渗处理,从源头上防止污水进入地下水含水层之中。
(2)厂区防渗标准
①废水收集、处理与排放设施设计、施工中,严格执行高标准防渗要求,做到废水不下渗。
②污水处理厂各污水处理设施地面必须采取硬化、防渗处理,确保污水不下渗。
③必须定期进行检漏监测。
拟建工程的地面防渗包括地基处理及使用防渗材料使用等方面。从防渗的处理工艺来看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
地基处理是防渗的关键,不均匀的地基沉降造成地面裂缝,影响防渗效果。该工程从防渗角度出发,在压实原始地面之上采用三层处理法处理地基。在压实原始地之上采用三层处理法处理地基。下层为石灰砂砾层,石灰与砂砾配比为1:5。该层厚10cm,作用使上覆压力均匀分布;中层为石灰粘土层,石灰与粘土配比为1:15;上层为水泥石子层,水泥和石子的配比为1:3,厚度5cm。对地面采用防水水泥砂浆层法处理。防水水泥砂浆层配比为水泥:砂:水:氯化亚铁=1:2:0.6:0.05,厚度2cm。
在严格采取上述防渗措施后,拟建项目厂区防渗性能大大提高,防渗能力增强,*降低了对地下水水质污染的风险。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