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3005纺织品—松式汽蒸引起织物尺寸变化的汽蒸测试箱测试方法
1运用范围和领域
本标准规定一种测定织物经松式汽蒸作用引起的尺寸变化的方法。它不适用织物在湿处理中的自然收缩、毡化收缩或熨烫产生的机械变化。
2引用标准
ISO13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ISO3759,纺织品—测定尺寸变化试验用服装和织物样品的制备、标记和测量
3原理
将待测并经调湿的样品放在金属样品架上。由于金属样品架的热容很低,将织物样品和样品架组件放入蒸汽中时,样品架使织物产生的收缩可以忽略不计。将该组件放入卧式汽蒸圆筒中三次。蒸汽以规定的速率从圆筒后面均匀地流向圆筒前面的门,通过这个汽蒸圆筒。不需要抽真空。从汽蒸圆筒中取出织物样品后,在其被调湿之前先放在金属样品架上冷却,再进行测量。在同一回潮率下测量初始和zui终长度,并记录下来,尺寸变化的百分率根据初始长度计算。本方法需要使用第5条所规定的标准大气,以zui大限度减少初始和zui终回潮率之差。
4设备
4.1测量设备,如ISO3759标准所述。
4.2金属样品架,如附录A所规定。
4.3汽蒸圆筒,如附录B所述制作和安装。
4.4蒸汽发生器,以70g/min速率将蒸汽向蒸汽圆筒输送。
4.5恒温恒湿设备,产生进行纺织品试验的标准大气。
5标准大气
应使用ISO139中规定的纺织试验用标准大气进行预调湿和调湿。
6试样
6.1切样
制成长300mm宽50mm的试样,使织物或者在长度方向,或者在宽度方向为长边。取样应避免织边和布头。
6.2制备
在第5条所规定的标准大气下,对放在平板筛网上的每个试样预调湿不少于4h。然后将每个试样置于纺织品试验用的标准大气下4h,或者至达到调湿平衡,取出试样并用汽蒸稳定性缩水率标尺在一个光滑平表面上进行标志测量。用汽蒸稳定性缩水率标尺(见ISO3759)在织物试样中心轴上标距250mm的基准点,记录相应的位置和距离。
6.3数量
除非有特殊约定,对四个长度平行于经(或纵)向的试样和四个和长度平行于纬(或横)向的试样进行试验。
7试验程序
7.1确保蒸汽汽流在规定的70g/min值的20%以内。如果圆筒已冷却,应*加热圆筒,使蒸汽流动至少1分钟以上。(见附录B)。
7.2让四个调湿的试样平放在金属样品架上,每层一个试样。
7.3让蒸汽流过汽蒸圆筒并通过试样;当蒸汽流过时插入样品架组件,
立即关上圆筒门。让试样留在圆筒内保持30s;从圆筒中取出支架30s时间。这个试验周期总共进行三次,除规定的30s外,不允许在操作中增加时间。
7.4在zui后第三次结束后,让试样冷却,转动支架,使试样落到平板筛网上,按6.2规定,在筛网上对试样预调湿和调湿,后在一个光滑的平面上再次进行测量。
8计算及结果表示
记录每一试样的尺寸变化(如:长度变化),用负号表示长度减少。还记录下已测得长度变化的织物上的方向:经(纵)向还是纬(横)向。记录原长度的百分率结果。对每组同样样品计算平均值和尺寸变化范围。
9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按照本标准进行试验程序的说明;
b)样品性质和来源;
c)有关经(纵)向和纬(横)向的以下信息:
1)织物中试样相对于匹头的位置;
2)每个试样的尺寸变化,表示为原长度的百分率;
3)同方向样品的平均尺寸变化,表示为原长度的百分率;
4)各尺寸变化值的范围。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