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会议讲座

内蒙古大学《Oncogene》发表新研究成果

2024-02-27 07:15:13来源:来源:生物通 阅读量:0

分享:

导读:

2月14日,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候鑫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在《致癌基因》(Oncogen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A new role of NUAK1: directly phosphorylating p53 and regulating cell proliferation”的论文,揭示了NUAK1参与LKB1相关信号通路、调控细胞生长与增殖的分子机制。新研究发现推动科研人员更深入地了解了LKB1/NUAK1的抑癌机理。

 

 

    NUAK1又称AMPK-related protein kinase 5(ARK5),是2003年由Suzuki等发现的AMPK亚家族的成员,该蛋白分子量为74kD,对SAMS peptide等具有激酶活性,其催化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与NUAK2(又称SNARK)的同源性为84%。早期的研究证实NUAK1是一种与细胞生存和肿瘤细胞存活有关的因子。2004年Lizcano等在研究中发现AMPK亚家族中的NUAK1、 NUAK2等12种AMPK相关激酶(AMPK-related kinase)均为LKB1的底物,可以被LKB1磷酸化而激活。尽管大量研究数据表明NUAK1参与了诱导肿瘤存活、侵袭和p53非依赖性的细胞衰老,然而目前对于其确切的功能及作用机制仍知之甚少。

    过去的研究证实p53蛋白p53蛋白Ser15和Ser392的磷酸化依赖于LKB1,LKB1借此调控p53的稳定性并可导致细胞周期的G1期阻滞。在新论文中,研究人员证实了NUAK1是LKB1信号通路的重要成员,并在介导LKB1对P53的调控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研究人员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发现存在野生型LKB1的条件下,NUAK1可直接与p53发生相互作用,并使其磷酸化。进一步的研究证实LKB1可通过使NUAK1 Thr211位点磷酸化从而激活NUAK1,激活的NUAK1进而介导p53磷酸化。此外,研究人员还证实LKB1/NUAK1 激活后,NUAK1通过在细胞核内与p53的相互作用,从而结合到p21/WAF1启动子p53反应元件上,通过诱导p21/WAF1进而导致细胞发生了G1/S细胞周期阻滞。

    新研究结果揭示了NUAK1在LKB1相关的信号通路上的新功能,证明NUAK1可通过与p53的直接互作而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发挥肿瘤抑制作用。

作者简介:
侯鑫
男,汉族,1976年出生于山东省郓城县。199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生命*,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9月免试进入北京*植物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植物分子系统学,1999年7月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9年7月至今在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从事分子遗传学(主要为抑癌因子在信号网络中的功能研究)和植物分子系统学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同时主讲“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分子生物学大实验”、“生物化学大实验”及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大实验”等课程。2005年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访问学习,同年回国。2006年在内蒙古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近年主持的项目有:

1. 新抑癌基因PTEN的克隆(ND0202),内蒙古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03-2004。

2. 抑癌基因在双歧杆菌中表达调控和稳定性研究(NJ02005),内蒙古*重点项目,2003-2005。

3. 典型草原建群种克氏针茅变动居群的分子生态学研究(200208020507),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3-2005。

4. 以长双歧杆菌为宿主进行抑癌基因双顺反子的实体瘤靶向性表达(项目编号不明),内蒙古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07-2008。

近年参加的项目有:

1. 耐热植酸酶基因的筛选和克隆(ND0201),内蒙古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03-2004。

2. 中国锦鸡儿属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30260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3-2005。

3. 以双歧杆菌为宿主在实体瘤内靶向表达抑癌基因(NJ04089),内蒙古*重点项目, 2005-2007。

4. 蒙古高原*濒危植物革苞菊的生殖生态学和保护遗传学研究(200408020508),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5-2007。

5. 生理活性脂介于受体的信号转导机理与其细胞技能、疾病隐患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不明),内蒙古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06-2007。

6. 呼和浩特市科蒙仪器公司委托项目(项目编号不明),呼和浩特市科蒙仪器公司委托项目,2006-2007。

7. 内蒙古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NGYG06021),自治区“十一五”高等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006-2008。

8. 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张若芳,项目编号不明),*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06-2008。

9. 核糖核酸干扰在马铃薯抗病毒中的研究和应用(706014),*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培育资金项目,2006-2008。

10. 沙漠区土壤结皮层生物相互作用机制及人工保健研究(2006CB7084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前期专项),2006-2008。

11. 阿拉善*古老植物长叶红沙抗盐胁迫的适应机制研究(200711020501),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07-2009。

12. 溶血磷脂酰*通过LPA受体信号途径刺激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迁移机制的研究(3076005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8-2010。

13. 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孢子囊特异性基因表达研究(30760133),国家自然科学基地区联合资助项目,2008-2010。
 

来源:生物通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