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您现在的位置:兴旺宝>技术首页>技术交流

电池穿刺试验机工作原理

2023
12-08

07:35:23

分享:
8
来源:上海程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隔膜刺穿强度试验仪采用自动夹紧装置,全自动完成测试,测试数据精准稳定,重复性好。适用于测量电池隔膜、薄膜、包装用复合膜、袋等薄片抵抗被穿刺针穿透的耐穿刺性(耐穿刺力、耐穿刺强度或穿刺伸长量表示)

 

工作模式:

耐穿刺力:穿刺针垂直穿透式样时所需的最大力。

耐穿刺强度:测试单位厚度的耐穿刺力。

穿刺伸长量:穿刺针接触试样后,当力值达到预压力时为起点,直至试样穿透时穿刺针的位置距离。

 

测试方法:将直径为100mm的试片放在夹具上,按测试键仪器自动夹紧试样,然后用直接为1.0mm,球形顶端半径为0.5mm的钢针,以(505mm/min或(10010mm/min的速度去顶刺,读取钢针穿透试片的最大负荷。仪器自动计算出穿刺强度。注:测试片数5个以上,取其技术平均值。

 

执行标准: GBT 37841-2019塑料薄膜和薄片耐穿刺性测试方法

GB/T36363-2018锂离子电池用聚烯烃隔膜

GB/T21302-2007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

GBT31484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GBT31485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GBT31486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T314671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1部分:高功率应用测试规程》、

GBT314672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2部分:高能量应用测试规程》、

GBT314673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3部分:安全性要求与测试方法》。

GB 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0-50N

分辨力:0.01 N

准确度:±0.5% 0.5级)

负载传感器 :分辨率为0.01 N;

穿刺针:φ=1.0mm ,

尖-端为球面R =0.5 mm;

测试速度:(10010)mm/min(505)mm/min(可选)

样品固定夹具:内直径为(100.1 mm或(500.5mm(可选)

电源: AC 220V±22V, 50Hz

外形尺寸: 330×350×390mm

质量:约20 kg

 

产品特点:

1、精度高

采用高精度测力传感器,确保测试准确度误差在±0.5%内。

2、重复性好

采用步进电机控制,测头行进过程精准、稳定,测定结果重复性好。

3、使用方便,易于操作

液晶中文显示,友好人机界面操作。采用自动夹紧装置,全自动完成测试,具有测试数据统计处理功能,微型打印机输出,也可连接电脑操作。连接电脑时,除了可自动记忆储存结果外,还可以显示耐破曲线并保存。

4、便于计量、校准

仪器附配专门校准砝码,内置校准程序,便于计量、校准部门(第三方)对该仪器进行校

 

 

产品用途

本机可用于测试电池隔膜材料之拉伸、刺穿,撕裂等实验,为品质管制、进料检验、物性试验、力学研究、材料开发之基本设备。应用领域:薄膜不干胶带、汽车、陶瓷、复合材料、建筑、食品医疗设备、金属、纸张、包装、橡胶、纺织品、木材、通讯及各种异型材料本机满足电池隔膜各种标准拉伸刺穿,根据不同标准定制不同刺穿夹具,

 

执行标准

GB/T36363-2018 DB44T1152-2013BBT 0024-2018 BB/T0024-2004

 

安全装置:

1.行程保护:设为上、下限位保护开头,防止超过预设行程;

2.力量保护:系统可设定最大力值,防止超过传感器标定值。

 

四,技术参数

容量选择 10KG任选

控制方式 全电脑控制方式,软件功能强大

力量单位 NkNgfkgflbfkPtf(SI)tf(long)等长度单位 mmcmInchmkmum

应力单位 PaKpaMpaGpaKN/㎡、N/㎡等

力量分辨率 1/500000精 度 ±0.4%

测试速度 0.1—500mm/min可任意调节

有效行程 500mm或定制行程

停机方式 上、下限安全设定,试件断点感测机台动力 步进驱动机台功率 200W机台

尺寸 400mmW×350mmD×1120mmH

使用电源 220V 50Hz

标准配置 夹具一组,数据线一条,电源线一条,说明书一本,软件一份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37230772@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https://www.xwboo.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QQ联系

咨询中心
客服帮您轻松解决~

联系电话

参展咨询0571-81020275会议咨询0571-81020275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