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您现在的位置:兴旺宝>技术首页>技术交流

绷缝机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2023
11-19

07:20:32

分享:
9
来源:台州中力缝纫机有限公司
  跳线
  
  1、穿线方法不正确,按照“穿线图”重新穿线
  
  2、直机针的安装不正确,检查机针高度及面向位置,使机针向下运动时略靠针板孔前方
  
  3、直机针针尖毛或弯曲,更换新机针
  
  4、弯针针尖变钝,用油石或细砂纸修磨,也可换新弯针
  
  5、缝线张力太大或太小,适当调节缝线张力
  
  6、弯针不能套住右边直机针的线环,下装饰线的右边线迹跳针,直机针的线环太小,适当增大跳线量
  
  7、弯针不能套住左边直机针的线环,下装饰线的左边线迹跳针、直机针的线环过大,适当减少跳线量
  
  8、弯针同时钩不住中间和左边直机针线环,下装饰线的中间线和左边线迹都跳针,适当减少跳线量
  
  9、弯针背面中间、左边针线不能穿进编织针线和弯针线的三角形,左面线迹的背面中间跳针,检查缝线是否穿过夹线器,检查底线凸轮的同步工作,如有问题按标准重新调整
  
  10、机针与弯针配合不当,检查针杆高度、机针与弯针之间的同步,如有问题按标准重新调整
  
  11、机针与护针杆配合不当,检查机针与护针杆位置
  
  12,机针与绷针配合不当或绷针的位置不对,造成上装饰线跳针,检查机针与绷针的配合尺寸,检查绷针线的出线量
  
  断线
  
  1、穿线方法不正确,按照“穿线图”重新穿线
  
  2、机针安装不正确,重新安装机针,使针槽正对操作者
  
  3、机针针眼及针槽不光滑,更换新机针
  
  4、缝线张力太大,适当调整缝线张力
  
  5、缝线质量太差,改用较好的缝线
  
  6、缝线比针眼粗,换用适中的缝线或机针
  
  7、机针、弯针、针板、压脚舌、过线孔等过线孔有毛刺或刮伤现象,用油石或细砂纸重新打磨,也可更换刮伤机件
  
  8、机针与弯针、绷针配合不当,按机针与弯针、绷针的配合标准重新调整
  
  断针
  
  1、压脚压力太小,送布不良而断针,适当增加压脚压力,使送布正常
  
  2、弯针与直机针相碰,按标准调整弯针与直机针的配合位置
  
  3、绷针与直机针相碰,按标准调整绷针与直机针的配合位置
  
  4、直机针与护针杆配合不当,按标准调整机针与护针杆的配合
  
  5、弯针尖圆秃,更换新弯针
  
  6、针杆和针杆套筒磨损太大,使针杆与针杆套筒配合松动,更换针杆和针杆套筒
  
  7、针板上的针眼太小,更新大针眼针板或换小号机针
  
  8、机件松动较大,检查钩线机构各机件之间的配合和磨损情况,按标准调整配尺寸,磨损严重机件更换
  
  花针
  
  1、直机针太低使直机针线圈形成太大,使线圈之间相互交织在一起,按直机针高度定位标准重新定位
  
  2、针板舌头太狭,使直针线圈容易产生拼拢,更换新针板
  
  3、弯针下面太狭,且呈圆形,也容易使直针线圈在弯针上不能各自分开,使线圈相互交织在一起而产生花针,更换新弯针
  
  4、直机针与弯针配合不良,按标准调整机针与弯针配合位置
  
  缝料起皱
  
  1、差动送料比率不当,适当调整差动送料比率
  
  2、送布牙高低,前后位置不当,按标准重新调整送布牙高低,前后位置
  
  3、缝线张力过大,适当调整缝线张力
  
  4、压脚压力太大或太小,适当调整压脚压力
  
  5、小压脚失去上下灵活运动,大小压脚之间嵌入缝线或生锈,清除大小压脚之间异物,生锈外除锈或更换锈压脚
  
  线迹不良
  
  1、线的粗细不一,改用较好的缝线
  
  2、夹线器工作不正常,清除夹线器内杂尘,使过线平顺
  
  3、过线器定位不正确,调整针线、弯针线、绷针线的张力
  
  4、过线孔不光滑,打磨或抛光过线孔
  
  针洞
  
  1、直机针针尖钝或发毛,更换机针
  
  2、与缝料比较,机针太粗,改用较粗的机针
  
  3、针板眼太小或起边角,把针板眼修圆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37230772@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https://www.xwboo.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QQ联系

咨询中心
客服帮您轻松解决~

联系电话

参展咨询0571-81020275会议咨询0571-81020275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