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食品安全的人都应该对甜蜜素不陌生。机构公布的不合格食品名单中,经常有品种因“甜蜜素超标”而上榜。为什么常有“甜蜜素超标”,却少见其他甜味剂超标呢?这要从甜蜜素的历史说起。
跟其他几种主要的甜味剂一样,甜蜜素的发现也是严重违反实验室操作规范的结果。1937年,一位名叫迈克尔·斯维达的学生正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读博士。有一天,他把点着的烟放在实验台上,拿起来抽的时候手指扫过了嘴唇,结果发现手指竟然很甜。甜味的来源很快就被他找了出来,是一种叫作“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物质。在翻译成中文的时候,人们给了它一个优美的名字——甜蜜素。
甜蜜素始于1951年,在此之前市场上只有一种甜味剂——糖精。虽然糖精的甜度可达蔗糖的300倍以上,但它的甜味不纯正,回口有一些苦。如果把10份甜蜜素跟1份糖精混合,那么各自的回口苦味就都消失了。这一特性让甜蜜素有了立足之地,再加上它价格便宜,还能耐高温,因此在食品市场上颇有吸引力。到1960年,甜蜜素成了无糖饮料的宠儿。
在标准中,针对饮料、罐头、果冻等食用量大的食品,每千克食品中的甜蜜素使用*是0.65克,这个量远远不够甜,还需要添加其他甜味剂或者糖。而话梅、山楂片、果脯、蜜饯等食用量小的食品,每千克中允许用到8克,但是它们需要的甜度太高,这个用量也不见得够。也就是说,按照规定的标准,几乎无法满足甜度上的要求。
所以,如果配方不合理,或者操作中有意无意地违规,就很有可能出现“甜蜜素超标”的情况。而糖精、阿斯巴甜和三氯蔗糖等更的甜味剂,达到安全*时的甜度相当于几百克蔗糖,很容易达到足够的甜度,也就无须“超标”。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https://www.xwboo.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ASMB-787
平替派娜的高温压力传感器
SGW-2自动旋光仪 物光液晶显示旋光仪
型号:SGW-2台式贴体包装机
型号:GY-TTBZJ-350不锈钢板框过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