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您现在的位置:兴旺宝>技术首页>采购指南

SF6的一些基本知识

2022
05-10

11:30:04

分享:
226
来源:江苏大赢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SF6气体已有百年历史,它是法国两位化学家Moissan和Lebeau于1900年合成的人造惰性气体,1940年前后,美国将其用于曼哈顿计划(核军事)。1947年提供商用。当前SF6气体主要用于电力工业中。SF6气体用于4种类型的电气设备作为绝缘和/或灭弧;SF6断路器及GIS(在这里指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上称为"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asInsulatedSwitchgear))、SF6负荷开关设备,SF6绝缘输电管线,SF6变压器及SF6绝缘变电站。80%用于高中压电力设备。
 
  六氟化硫,分子式SF6,相对分子质量为146.06,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无毒、无腐蚀性、不燃、不爆炸的气体。密度约为空气的5倍,标准状态下密度为6.0886kg/立米.在低温和加压情况下呈液态,冷冻后变成白色固体。升华温度为-63.9℃,熔点-50.8℃,临界温度45.55℃,临界压力为3.759MPa。
 
  常见的几个问题:
 
  SF6毒性哪里来?
 
  六氟化硫气体的毒性主要来自5个方面。
 
  1、电器设备内的六氟化硫气体在高温电弧发生作用时而产生的某些有毒产物。
 
  2、六氟化硫产品不纯,出厂时含高毒性的低氟化硫、氟化氢等有毒气体。
 
  3、电器设备内的六氟化硫气体及分解物与电极(Cu-W合金)及金属材料(AL、Cu)反应而生成某些有毒产物。
 
  4、电器设备内的六氟化硫气体分解物与其内的水分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某些有毒产物。
 
  5、电器设备内的六氟化硫气体及分解物与绝缘材料反应而生成某些有毒产物。如与含有硅成分的环氧酚醛玻璃丝布板(棒、管)等绝缘件;或以石英砂、玻璃作填料的环氧树脂浇注件、模压件以及瓷瓶、硅橡胶、硅脂等起化学作用,生成SiF4、Si(CH3)2F2等产物。
 
  这些成分的检测方法是使用SF6综合测试仪,又称成分测试仪、分解产物测试仪等,*型号KS30
 
  常规可以测试SF6纯度、微水、H2SSO2COHF
 
  1瓶标准SF6重量和体积?
 
  1瓶SF6重量50KG,容体为40L,折算为1个标准大气压时体积约为7.6立方。
 
  SF6检漏方式:
 
  检漏常用的方式是定性检漏仪和定量检漏仪;定性检漏仪包括手持式微型检漏仪和红外成像仪;定量检漏仪有多种原理方式,高频磁场低压电离原理是灵敏度高性价比好。
 
  SF6的液态压力和温度
 
  SF6常温常压下,气态方式存在。
 
  为了方便储存和运输,需转为液态方式,高压和低温是SF6气态转液态的两种基本方式。
 
  临界温度是表示气体可以被液化的ZUI高温度。临界温度越低,表示该气体越不容易被液化。SF6气体的临界温度为45.6℃,表示温度高于45.6℃后能恒定地保持气态(无论多大压力也无法液化)。在该温度以下,只要压力足够高,就可以被液化(如0℃大约在1.2Mpa时开始液化)。但对于氮气,只有在温度低于-147℃时才可能被液化,因此常温下不存在液化问题。
 
  临界压力表示在临界温度下出现液化所需要的压力(SF6临界压力为3.85Mpa,氮气临界压力为3.46Mpa),亦即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力。也就是说SF6在低于45.6℃时只要压力高于3.85Mpa液化。
 
  在临界温度下,饱和蒸汽的密度和液态的密度相同,它们之间的界面消失了,气化逆变为零,物理特性方面没有什么差别。
 
  SF6回收装置回收储存必须充分理解SF6的液态压力和温度。
 
  上海科石研制一款经典款液态储存的回收装置(KSLH-12Y/54-100),体积更小,能效更优,高压液化无需冷凝,设备整体可靠性更好,适应环境更好。
 
  SF6压力和温度
 
  在气态状态下,压力和温度呈线性关系
 
  举例说明:容体内20℃时压力为1.35Bar温度上升到50℃时的压力:1.35:*(273+50)/(273+20)=1.4882Bar
 
  温度下降到零下10℃时的压力:1.35*(273-10)/(273+20)=1.212bar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37230772@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https://www.xwboo.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QQ联系

咨询中心
客服帮您轻松解决~

联系电话

参展咨询0571-81020275会议咨询0571-81020275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