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您现在的位置:兴旺宝>技术首页>采购指南

山东澜达环保: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手册

2022
03-27

12:30:03

分享:
111
来源:山东澜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 、预处理部分的运行管理

 

(一) 格栅间

 

1. 格栅工作台数的确定

 

通过污水厂前部设置的流量计、 水位计可得知进入污水厂的污水流量及渠内水深,再按设计*或运行操作规程设计的入流污水量与格栅工作台数的关系 ,确定投入运行的格栅数量。也可通过过栅流速的计算来确定格栅投入运行的台数。

 

2 . 栅渣的清除

 

格栅除污机每日什么时候清污,主要利用栅前液位差来控制。必要时结合时开时停方式来控制。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值班人员都应经常现场,以手动开停方式积累的栅渣发生量决定于很多因素, 一天、一月或一年中什么时候栅渣量大,管理人员应注意摸索总结,以利于提高操作效率。此外,要加强巡查及时发现格栅除污机的故障;及时压榨、 清运栅渣,做好格栅间的通气换气。

 

3. 定期检查渠道的沉砂情况

 

由于污水流速的减慢。或渠道内粗糙度的加大,格栅前后渠道内可能会积砂,应定期检查清理积砂或修复渠道。

 

4 . 做好运行测量与记录

 

应测定每日栅渣量的重量或容量、 并通过栅渣量的变化判断格栅是否正常运行。

 

(二) 沉砂池

 

1. 配水与配气

 

曝气沉砂池的每一格,一般都有配水调节闸门和空气调节阀门,应经常巡查沉砂池的运行状况,及时调整入流污水量和空气量,使每一格沉砂池的工作状况(液位、水量、气量、排砂次数)相同 。

 

2 . 排砂

 

排砂操作要点是根据沉砂量的多少及变化规律,合理安排排砂次数,保证及时排砂。排砂次数太多,可能会使排砂含水率太大(除抓斗提砂以外)或因不必要操作增加运行费用。排砂次数太少,就会造成积砂,增加排砂难度,甚至破坏排砂设备。应在定期排砂时,密切注意排砂量、 排砂含水率、设备运行状况,及时调整排砂次数 。对于合流制污水系统,下雨时应增加排砂次数。

 

无论是行车带泵排砂或链条式刮砂机,由于故障或其他原因停止排砂一段时间后。都不能直接启动。应认真检查池底积砂槽内砂量的多少,如沉砂太多。应排空沉砂池人工清砂,以免由于过载而损坏设备。

 

3. 清除浮渣

 

沉砂池上的浮渣应定期以机械或人工方式清除,否则会产生臭味影响环境卫生,或浮渣缠绕造成堵塞设备或管道 。

 

应经常浮渣刮渣出渣设施的运行状况、池面浮渣的多少。

 

4 . 洗砂清砂

 

沉砂池池底排出的积砂,一般含有一些有机物,容易发臭。洗砂间应及时清洗沉砂,并清运出去,还应经常清洗维护洗砂、除砂设备、保正洗砂间环境卫生良好。

 

5 . 做好测量与运行记录

 

(1) 每日测量或记录的项目:除砂量、曝气量

 

(2) 定期测恒的项目:湿砂中的含砂量 、 有机成分含量

 

(3) 可测量的项目:干砂中砂粒级配 , 一般应按 0.10、0.15、0.2和 0.3 四级进行筛分测试。

 

(三) 污水提升泵房

 

1. 泵组的运行调度

 

城市污水厂的污水进人泵房前一般不设调节池,为保让抽升量与来水量一致,泵组的运行调度应注意以下几条:①尽量利用大小泵的组合来满足水量, 而不是靠阀门来调节,以减少管路水头损失。节能降秏;②保持集水池的高水位,可降低提升扬程;③水泵的升停次数不可过于频繁;④各台泵的投运次数及时间应基本均衡。

 

2 . 注意各种仪表指针的变化

 

例如,真空表、 压力表、 电流表、轴承温度表、油位针的变化。若指针发生偏位或跳动,应查明原因,及时解决。

 

3. 集水池的维护

 

因为污水流速减慢,泥砂可能沉积到集水池池底。定期清洗时,应注意常人身安全。清池前,应首先强制排风后,人才可以可下池工作。下池后仍应保持一定的通风量。每个操作人员在池下工作时间不超过 30min。

 

4 . 做好运行记录

 

每班应记录的内容有:主要仪表的显示值,各时段水泵投运的台号,异常情况及其处理结果。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37230772@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https://www.xwboo.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QQ联系

咨询中心
客服帮您轻松解决~

联系电话

参展咨询0571-81020275会议咨询0571-81020275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