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您现在的位置:兴旺宝>技术首页>采购指南

农村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报价

2022
03-06

20:10:03

分享:
50
来源:山东恒沃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农村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地埋式生活污水设备的设计主要是针对生活污水和与之类似的工业有机污水的处理。其主要处理手段是采用较为成熟的生化处理技术——接触氧化法,水质参数按一般生活水水质,进水bod 200 mg/l,出水bod 20mg/l指标设计,总共有六部份组成:(1)初沉池;(2)接触氧化池;(3)二沉池;(4)消毒池、消毒装置;(5)污泥池;(6)风机房、风机;

现分别论述如下:

(1)初沉池:设备初沉池为竖流式沉淀池,污水在沉淀池的上升流速为0.6-0.7毫米/秒,沉淀下来的污泥用空气提至污泥池。(注:0.5-5m3/h不设初沉池)

(2)接触氧化池:初沉后水自流至接触池进行生化处理,接触池分为三级,总停留时间为 1小时以上。加强型设备接触氧化时间可达6小时,填料为新颖梯形填料。易结膜、不堵塞。填料比表面积为160m2/m3,接触池气水比在12:1左右。(注0.5-5t/h,接触池为二级)

(3)二沉池:生化后污水流到二沉池,二沉池为二只竖流式沉淀池,它们并联运行。上升流速为0.3-0.4毫米/秒。排泥采用空气提升至污泥池。(注.5-5mt/h,污泥自流到污泥池中)

(4)消毒池及消毒装置:消毒池按规范:“tji4—74”标准为30分钟,若是医院污水,消毒池可增加停留时间至1-1.5小时,采用固体氯片接触溶解的消毒方式,消毒装置能根据出水量的大小不断改变加药量,达到多出水多加药,少出水少加药的目的。其它消毒装置可另行配制。(注:如用于工业污水消毒池与消毒装置可以不要)

(5)污泥池:初沉池、二沉池的所有污泥均用空气提至 wsz-a的污泥池内进行好氧消化。污泥池的清液回流至接触氧化池内进行再处理。消化后剩余污泥很少,一般1-2年清理一次。清理方法可采用吸粪车从污泥池的检查孔伸入污泥底部,进行抽吸外运即可。(wsz-a 0.5-5t/h,污泥采用厌氧消化)

(6)风机房、风机:地埋式生活污水设备风机房设在消毒池的上方,进口采用双层隔音,进风口有消声器、风机过滤器,因此运行时无噪音。风机采用二台l型罗茨鼓风机,能自动交替运行。单台风机运行寿命30000小时左右。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是指将污水处理设施中的主体构筑物埋在地下或半地下的污水处理技术。其主要有占地面积小、噪音低、无异味、受气候影响小、管理方便、处理效率高等特点。

(1)初沉池:设备调节池一般为土建结构,多为用户自行投建,它主要是将污水集中与一处,然后用提升泵将污水提升至下一级工艺。

(2)接触氧化池:将调节池的水提升到接触池进行生化处理,总停留时间为 1小时以上。加强型设备接触氧化时间可达6小时,填料为新颖组合式填料。易结膜、不堵塞。填料比表面积为160m2/m3,接触池气水比在12:1左右。

(3)沉淀池:生化后污水流到沉淀池,上升流速为O.3-0.4毫米/秒。排泥采用空气提升至污泥池。

(4)消毒池及消毒装置:消毒池按规范:“TJI4—74”标准为30分钟,若是医院污水,消毒池可增加停留时间至1-1.5小时,采用固体氯片接触溶解的消毒方式,消毒装置能根据出水量的大小不断改变加药量,达到多出水多加药,少出水少加药的目的。其它消毒装置可另行配制。(注:如用于工业污水消毒池与消毒装置可以不要)

(5)污泥池:初沉池、二沉池的所有污泥均用空气提至污泥池内进行好氧消化。污泥池的清液回流至接触氧化池内进行再处理。消化后剩余污泥很少,一般1-2年清理一次。清理方法可采用吸粪车从污泥池的检查孔伸入污泥底部,进行抽吸外运即可。

1、不能正常出水

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消毒池、污泥池联通管道是否堵塞(堵塞物一般为脱落的生物膜和损坏的弹性立体填料)。

2、接触氧化池曝气不均匀

检查曝气风机出口阀门是否在正常位置,曝气头是否有损坏。

3、生物膜挂接效果不明显

检查接触氧化池曝气是否均匀,二沉池污泥是否泵提至该池;如果以上情况正常,则向该池投加适量的营养(白糖、尿素等)。

4、出水水质不达标

进水过大;接触氧化池曝气不均匀或长时间停运(此时必须重新培养生物膜);沉淀池污泥过多(必须*清除污泥);消毒装置停运和*对出水不进行消毒。

5、自动控制出现故障

检查自动控制柜电源是否正常;检查配套提升泵和曝气风机是否损坏(此时可形成电流过大,断路开关自动断开)。

农村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37230772@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https://www.xwboo.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QQ联系

咨询中心
客服帮您轻松解决~

联系电话

参展咨询0571-81020275会议咨询0571-81020275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