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企业动态

凝聚态电池、碳中和规划……速览宁德时代4月那些大事儿

2023-05-07 14:14:08来源:智能制造网整理 阅读量:129 评论

分享:

导读:2023年4月,宁德时代同58同城签署战略合作、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落地奇瑞车型、宁德时代发布凝聚态电池和发布碳中和规划、宁德时代一季度净利润98.22亿元、宁德时代“麒麟电池”量产交付极氪......

  4月,宁德时代又有哪些重大事儿发生呢?例如宁德时代同58同城签署战略合作、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落地奇瑞车型、宁德时代发布凝聚态电池和发布碳中和规划、宁德时代一季度净利润98.22亿元、宁德时代“麒麟电池”量产交付极氪......
 
  现代汽车将从宁德时代购买电池
 
  4月6日消息,据消息人士透露,现代汽车今年将从宁德时代购买价值10亿美元的电池。消息人士称,这家韩国汽车头部企业预计今年将从宁德时代购买价值10亿美元的电池。
 
  据报道,新的Kona EV将使用宁德时代的电池,包括起亚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的Gen 2 Ray。Ray将使用宁德时代的进口磷酸铁锂电池,采用cell to pack技术。此外,现代汽车也在寻求与宁德时代的合作,类似于福特与这家中国电池制造商之间的合作。
 
  宁德时代与58同城签署战略合作
 
  4月13日,宁德时代与58同城在福建宁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二手车流通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战略合作。
 
  根据协议,其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宁德时代将向58同城提供产品及服务保障,支持58同城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此外,双方还将在国内户用储能、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
 
  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落地奇瑞车型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源,电池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钠离子电池依托其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安全性在锂资源短缺的今日抢得一席之地。4月16日晚,动力电池头部企业宁德时代宣布,其钠离子电池落地奇瑞车型。
 
  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品牌将覆盖纯电、插混、增程全动力类型,及钠离子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M3P等全材料体系电池系统,并适配C端和B端全应用场景。另外,奇瑞宣布,到2025年,奇瑞汽车各品牌将全面新能源化,所有产品线都将提供纯电动或混合动力的选择。
 
  宁德时代发布凝聚态电池
 
  4月18日,在2023年上海国际车展上,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正式发布凝聚态电池,计划在年内实现快速落地量产,迈进锂电池时代,以此开启下一轮创新的里程碑。
 
  据介绍,该电池采用高动力仿生凝聚态电解质,有助于提高电池动力学性能,提升锂离子运输效率。另外,该电池单体能量密度高达500Wh/kg,实现高比能与高安全兼得,并可快速实现量产。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曾表示,“对比全固态电池,我们的凝聚态电池可更快实现量产,且实现高比能与高安全兼得。”
 
  宁德时代发布碳中和规划
 
  SNE数据指出,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全球市占率分别为37%和43.4%。宁德时代碳中和规划是锂电产业最大规模碳中和行动。
 
  在上海车展期间,宁德时代宣布将在2025年实现核心运营碳中和,2035年实现价值链碳中和。为了实现零碳战略,宁德时代将通过四大创新体系,在电池材料、电芯制造、电池系统等五大关键节点实现技术降碳。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和实践经验积累,宁德时代不仅在国内外已拥有先进的碳竞争力,同时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
 
  宁德时代一季度净利同比暴涨557.97%
 
  4月25日消息,宁德时代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宁德时代一季度营收890.38亿元,同比增长82.91%;净利润98.22亿元,同比暴涨557.97%;持续经营净利润为100.81亿元,同比增长410.29%。
 
  第一季度是传统车市的淡季,不过对于宁德时代而言淡季不淡,似乎没有太大的影响,公司继续大赚特赚,这与公司核心原材料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下降直接相关。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量产交付极氪
 
  作为电动车电池部件的供应商宁德时代,终于亮出了底牌。研发成功的“麒麟电池”,有望在4月份上市。
 
  4月24日,宁德时代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麒麟电池已量产交付极氪,并宣布4C麒麟电池将在理想首个纯电动平台搭载。公司还表示,正致力推进钠离子电池在2023年实现产业化。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