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行业动态

智能拖拉机是重点!教育部:开展高校科技助力智慧农业示范工程!

2022-08-03 11:22:06来源:中国农机工业协会 阅读量:99 评论

分享:

导读:7月26日,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1 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第九场新闻发布会。

  7月26日,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第九场新闻发布会,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介绍了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实施进展情况。
 
  雷朝滋表示,目前已经梳理形成了578个高校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同时,教育部拟于近期开展“十四五”高校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工程项目。示范工程旨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基础上,充分发挥高校科技人才优势,研发新技术、探索新机制,形成可示范推广的典型经验,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水平,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人才支撑。
 
  具体而言,一是开展种业研发示范工程。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必须不断提升种业创新水平。加强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种业研发示范工程将针对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禽水产等开展品种创新,因地制宜,突破品种创制、规模制种等环节的关键技术,确保增产增收,提升经济效益。
 
  二是开展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示范工程。围绕农业创新发展新需求,开展智能拖拉机、无人机等农业装备研发,推动农产品种植养殖、储运及加工智能化;利用农业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精准农业信息服务,实现农产品生产、交易、加工、物流、仓储全环节协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聚焦农业重大病虫害防治、动物疫病防控、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农业废弃物管理等需求,通过微生物农药技术、疫苗研制等手段,支撑农业绿色发展。
 
  三是开展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工程。引导高校紧紧抓住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在农村蓬勃兴起的新产业新业态,通过现代化的生产技术、信息技术、溯源技术等,提高农产品现代化加工与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通过智慧旅游、虚拟现实等系统建设,提升乡村吸引力、知名度,推动乡村现代服务业发展,拓展乡村产业发展空间,促进产业增值增效。
 
  四是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工程。建立高校对接服务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长效机制,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理清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各主体的需求,实现高校科技产出与农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精准匹配;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实现市场价值,激发高校科技创新促进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利用数字乡村建设契机,完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更多农业科技成果惠及民生。
 
  五是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示范工程。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健全高校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促进高校不同学科、专业的人才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乡村建设;加大涉农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力度,推进涉农高端人才培养,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公共服务人才培训,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雷朝滋表示,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科技创新可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技术供给、有力人才保障,从而促进产业兴旺,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十四五”期间,教育部将通过开展高校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工程项目,引导各高校充分发挥科研优势、人才优势,在高效育种、智慧生产、现代化加工等农业前沿领域加快部署,加快关键技术研究与转化,帮助深挖农业农村多元功能和价值。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