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行业动态

交通设施智能监测领域有望成为传感器的新增长极

2022-06-13 09:38:18来源:仪表网 阅读量:75 评论

分享:

导读: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问题一般都不是突然发生的,都有预先的征兆,是由小险逐渐积累最后发生大险,从而造成交通阻断、路产损毁等经济损失。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运输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行业,我国目前已形成了江海联动、海铁联运、水陆并进、空港衔接“四位一体”的现代立体交通格局,交通基础设施呈现点多、线长、面广的特征。
 
  然而对交通基础设施安全状态的监测,除了在机电设施条件比较完善的高速公路、重要桥梁、长大隧道外,绝大多数设施还不能实现传感设备的全面部署,进行实时监测,而是仅仅靠养护部门的日常巡检发现隐患问题,必然效率低下,而且一些隐性的隐患并不容易被发觉。
 
  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问题一般都不是突然发生的,都有预先的征兆,是由小险逐渐积累最后发生大险,从而造成交通阻断、路产损毁等经济损失。
 
  如果能够做到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状态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测,通过布设在路侧、路基、桥梁、隧道等位置的传感监测设备及时发现隐患、及时预警、及时处置,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就可以有效防范滑坡垮塌、下沉塌陷等险情的发生。
 
  从管理的需求来看,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监测是智慧交通全面“可测”的必然要求,是交通运输安全稳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行业的应用来看,这是一片蓝海,是智能感知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规模化应用的新战场、新增长极。
 
  我国拟立项国家标准《智慧城市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监测技术要求》,并于近日公示,该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为重庆市勘测院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武汉大学 、济南市勘测测绘研究院 、福州市勘测院 、重庆市轨道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等 。
 
  标准规定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监测技术应用及智能系统建设过程中所包括的监测内容、监测数据要求以及预警和评估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市政道路、桥梁、隧道、轨道、水运、空运、交通枢纽等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从建设到运营的全生存周期智能化监测。
 
  通过制定该标准,从传感设备选型、布设要求、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平台建设、预测预警、成果输出等方面规范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监测的技术要求、指导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监测的实施过程、提升监测工作的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符合新基建基础设施智能化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该标准将对保障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行、社会产品物资的物流运输、人民群众的便利出行、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和管理意义重大而深远。
 
  原标题:交通设施智能监测领域有望成为传感器的新增长极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