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行业动态

区块链可以卖茅台,怎么就不能卖“碳”

2022-06-03 13:05:07来源:环保在线 阅读量:205 评论

分享:

  茅台摇号卖酒前段时间冲上热搜,百万人次/日的预约热度惊掉了一批人的下巴,而当这个热搜还带着#区块链#这个黑科技热词之后,关注度一发不可收拾。
 
  区块链这项技术,就像元宇宙一样带着一些探索的,不可知的魅力,越是神秘越是引人探究。为什么区块链获得了青睐?简单来说,区块链有两个特性让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有无以伦比的优势——去中心化和唯一性。
 
  也即,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或者说在数据的世界里,区块链技术从根源保障了记录和信息的真实可靠,不可篡改,强行建立了一条新的信任链。
 
  茅台启动“云技术+区块链”技术进行摇号售卖,从技术层面来看,也是保障购买真实有效,维护普通消费者权益的一种方式。那么这个思路换到环保行业来看,在“双碳”背景下亟须建立有效的减碳市场机制,是否也能从区块链技术中获得一些新的突破呢?
 
  4月1日,湖北碳排放交易中心公示了一条消息——2月16日,中节能(宿迁)生物质能发电有限公司与中安能(海南)公司完成了全国首单区块链技术核证碳资产BCCER的交易。该交易从底层逻辑上解决了碳资产核证现存难题,保证了碳资产核证过程可靠、透明、高效。
 
  没错,这就是利用区块链技术“卖碳”的核心逻辑。
 
  而类似的实践正在潮涌,呈现更常态化的景象。如深交所上市公司第一创业开发了ESG信息数字化管理系统,与蚂蚁链“碳矩阵”合作,对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进行排查,完善碳盘查和环境内控流程。
 
  万向区块链与方圆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联合打造区块链碳核查系统和碳足迹标签系统,而此前其已经与合作伙伴打造了“PlatONE+ BoAT物联网可信数据赋能平台”,逐步开始应用于智慧家电、智能楼宇、智慧交通等场景。
 
  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与南京数字金融产业研究院合作共同研发了首个基于区块链的“碳风险管理平台”,围绕企业碳排放、碳减排、减强度、碳敏感、碳管理等6个维度12项评价指标,进行碳风险评级、风险预警和差异化产品设计等类别的信息支撑。
 
  ......
 
  区块链,“卖碳”靠谱吗?真的能助力环境保护吗?
 
  技术发展的创新趋势不可逆转,区块链与环保的碰撞是一个范围性问题,而不是一个选择性问题。其所能攻克的“信任危机”在环保行业遍地都是,危险废弃物收运记录追踪、环境监测数据真实性溯源、碳排放增减情况的核实、绿色生产全生命周期监管、能源体系/数字资产/碳交易......
 
  一个碳市场,一个ESG,或将成为区块链技术大展拳脚的不二舞台。
 
  碳市场已经说过了,再来看看ESG。首创环保、碧水源这些行业内的头部企业为什么都在发布ESG报告,其根源不外乎①环境信用评价在监管中占据的分量今时不同往日;②环境信用评价在资本评级中的占比与日俱增。不过,我国ESG评价毕竟才刚刚起步,面临的矛盾点很多,最显眼的莫过于不同评级公司数据的高度不一致性。
 
  业界分析,其原因有3:原始数据的高度不一致性、参照基准选择的高度随意性、替换值估测的高度不确定性。
 
  看,只要跟数据真实性、可靠性、唯一性这些搭上关系,跟区块链“合作”的机会这不就来了吗。
 
  据悉,区块链碳信用交易平台 Flowcarbon刚刚获得了7000万美元的新一轮融资支持。该平台致力于将自愿碳市场引入区块链,而资本对于相关业务的青睐已经从一定程度上证明,方案可行性得到了一定范围的认可,市场在等待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会搅动怎样的风云。
 
  有机构进行了初步统计,2022年4月全球区块链领域的融资额超过66亿美元,单笔融资过亿的有13项。其中美国一骑绝尘,融资项目数量近百,我国则有6个左右。也可以看出,我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的“星星之火”还在酝酿中。
 
  不过,我国“十四五”规划已经明确将区块链列为了七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之一。由数字化管理引领的变革,必将开拓物流、金融、公共服务、知识产权等一系列领域的新格局。在这样的浪潮下,环保行业更要深刻理解区块链技术融入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利用好这一升级换挡的新生驱动力。
 
  原标题:区块链可以卖茅台,怎么就不能卖“碳”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 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揭示2024年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减半

      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科研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基于生态过程的人工智能碳汇预测模型Carbon Mind,在国际上率先阐明了2024年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变化及其空间格局。
      2025-10-28 08:33:21    17887
      碳中和低碳环保
    • 香港将举办“国际环保博览2025”,聚焦零碳未来

      以“绿色科技引领零碳未来”为主题的国际环保博览将于10月28日至31日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举办。本届环保博览聚焦的循环经济、绿色智慧出行、绿色金融科技三大领域,契合大湾区零碳发展的核心需求,为区域产业转型提供 “可落地、可复制” 的解决方案。
      2025-10-22 14:12:48    17744
      零碳碳中和国际环保博览2025
    • 施耐德电气发布2025年度碳中和高管洞察报告

      施耐德电气将继续依托专业技术与行业经验,提供从顶层战略规划到落地执行的全方位解决方案,并持续分享创新经验和前沿洞察,以此助力更多企业同步实现减碳目标与业务增长,稳步驶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2025-10-21 14:00:23    16698
      施耐德电气绿色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