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市场分析

袋泡茶市场迎来“新”变化 形式、口味、包装更具多样性

2021-08-30 10:23:37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 阅读量:201 评论

分享: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样的俗语,从侧面说明了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不可少。伴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追求,以及对茶叶认知的持续提升,袋泡茶等原叶茶近年来逐渐崭露头角,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原叶茶的便捷性及普及性,成为茶叶重要消费方式。
 
  我国不仅是世界一大产茶国,也是世界主要出口国。近年来,茶产业快速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推进,加上消费市场在养生、健康饮食等方面意识的增强,茶叶呈现出快速扩增的发展势头。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中国茶叶市场规模达2626.6亿元,增长率超过9.5%。并且传统茶叶、茶包、茶粉仍为茶行业的主要品类,2020年占比达43%。
 
  实际上,茶饮市场在业界被划分为原叶茶、即饮茶以及现调茶饮三大品类。从产品形态的角度来看,茶叶、茶包、茶粉虽然形态不同,但都属于原叶茶,保持着茶叶原有的风味。其中,袋泡茶因其方便携带,保持原茶自然风味受到饮茶人士的喜爱,成为茶叶主要消费方式。业内分析称,袋泡茶等原叶茶近五年市场体量在平稳增长,预计未来增速将会进一步提高。
 
  在袋泡茶市场被行业看好的的背景下,不少企业开始抓住市场空白与流量红利,转身冲进袋泡茶饮大赛道,整个行业热闹非常。先有立顿、塔佐、茶里在内的品牌抢先占有国内袋泡茶市场份额,后有新式茶饮品牌,包括奈雪的茶、喜茶、因味茶、乐乐茶、煮叶等纷纷推出各自袋泡茶产品试图分一杯羹。
 
  新老玩家竞相入局,为袋泡茶赛道带来更多关注度与可能性,袋泡茶产品形式、口味、包装更具多元化。与此同时,随着年轻群体消费习惯的转变,以及低端袋泡茶市场的触顶,新式袋泡茶企开始崛起。例如,有茶企打造原叶三角袋泡茶这一核心产品,并推出拼配茶、原叶茶和功能茶以及袋棒茶、搅拌式袋泡茶等产品形式。
 
  也有企业推出四角包、吊线四角包、双囊包等包装形式的袋泡茶。在口味上,除了桂花乌龙、蜜桃乌龙以及枸杞红枣茶等常见的茶口味,茶企业们也积极采用拼配或升级加工工艺、技术来丰富袋泡茶的口感和风味,比如将茶叶(碎茶)放进多滤孔的锡棒中,析出茶叶风味物质和营养成分,袋泡茶更健康,更具自然风味。
 
  不仅如此,超萃袋泡茶主要是通过“冷萃提取、智能冻干”的超萃技术,可以快速得到茶叶中所需营养物质,又不会因高温加热致其活性物质破坏,最大程度锁住茶叶原有香气,保证超萃袋泡茶产品自然风味和健康品质。此后,在低温环境中,利用FD冻干技术将茶液制成保留了茶叶鲜度的冻干粉,为消费者带来好的口感体验。
 
  随着多元消费场景及消费需求的变化,加之便携、冲泡简单、风味口感丰富的袋泡茶接受度提高,袋泡茶发展也迎来新的机遇,这个增量市场充满潜力。而袋泡茶产品形式、口味、包装的多样化,以及加工工艺技术的创新迭代,更加符合年轻人对颜值和风味口感的追求,为袋泡茶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原标题:袋泡茶市场迎来“新”变化 形式、口味、包装更具多样性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 《河南省轻工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印发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要会同相关部门、有关省辖市政府,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做好情况调度、跟踪评估和经验总结等工作,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充分发挥省现代轻纺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组织作用,加强政策宣传、行业监测、决策支撑和企业服务。
      2025-11-01 14:12:47    19081
      中药茶叶塑料
    • 广元市多措并举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建圈强链

      有次吃了3根羊排,还要吃第四根,我说吃完下去玩。他答应的好的,吃完就怎么说都不下去了。
      2025-10-29 08:46:09    16791
      茶叶猕猴桃产业链
    • 我国首个“全国茶叶碳足迹数字化平台”发布

      8月31日,我国首个聚焦茶叶全产业链碳足迹管理的数字化平台——“全国茶叶碳足迹数字化平台”在浙江安吉正式发布。
      2025-09-12 08:36:18    16717
      茶叶全产业链茶叶碳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