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安防

一文分析多模态生物识别的优势

2021-01-19 08:37:36来源:智能制造网 阅读量:262 评论

分享: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如何准确鉴定一个人的身份、保护信息安全,已成为引起社会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传统的身份认证由于容易伪造和丢失,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目前较为便捷与安全的解决方案无疑就是生物识别技术。
 
  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是能够使用多种生理或行为特征进行登记,验证和识别的系统。基于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的人体识别,正在成为一种新兴趋势,并且组合不同模态的关键原因在于提高识别准确性。结合两个或更多生物识别技术还有其他因素,例如不同的生物识别模式可能更适合于独特的部署方案,或者安全性对于保护敏感数据至关重要。
 
  在众多应用领域中,金融行业对多模态识别有着巨大的需求。从整体来看,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有助于降低金融诈欺所造成的损失,确保用户信息和数据安全,优于单一生物识别,或将成为金融科技未来趋势。不过,全国银行分支网点以十万计,从后台服务系统搭建、产品形态规划等,整个谋划准备、推动落地工作体量较大,需要一定时间去摸索、实验、推广落地。
 
  如今,生物识别正从单一走向多模态化,单一生物技术识别无法支撑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的身份验证场景,而多模态生物识别可以实现指纹、人脸、虹膜、声纹等多种生物识别的相结合,从而进行更精确地身份认证以及集中、统一的系统管理。值得一提的是,通过部署多模式生物识别系统可以解决单种模态生物识别系统中一些限制。在单次扫描中集成多种生物识别模式,以缓解单模态系统的压力。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越来越多接触到多模态生物识别,如社保、智能锁、园区门禁管理等领域。指静脉、人脸相结合的复合式认证,能够提高认证数据精确性。例如,地铁闸机过闸、高考个人身份认证、社保养老金验证领取等应用。
 
  生物识别作为人工智能的入口,识人是智能服务的前提。尤其在“新基建”火热开建的背景下,未来的市场驱动力将由横向进行纵向延伸,更安全、更广泛、高辨识度、高客户体验成为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一大趋势。多模态融合,必然成为AI发展的一大特点。
 
  总结起来,多模态生物识别一方面丰富了场景数据,使识别更为精准;另一方面,它更适合复杂场景的应用变化。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人证核验终端系统基本均由多模态算法(包含OCR、指纹、人脸)、智能硬件、人证核验软件三个关键部分构成,产品形态涵盖桌面式、手持式、壁挂式、通道式等。
 
  融合了多种识别技术的多模态统一认证平台,将在生物识别技术落地应用中扮演重要角色。根据决策权重和场景需求,多模态统一认证平台可以灵活自动配置适合的生物识别技术,这是技术发展的较佳状态。不过,多模态识别在落地过程中还面临着市场考验的过程,需要业内企业共同努力促进技术的商业化、规模化应用。
 
  据市场研究公司MarketsandMarkets的预测数据显示,生物识别市场将由2018年的168亿美元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41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9.99%。这一广阔的市场蓝海,如今还有待开拓。
 
  软件在确保生物识别设备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于生物识别设备,基于云的服务、AI的采用有望提高对相关软件的需求,以确保设备和操作系统针对不同应用程序的兼容性。同时,用户可以通过更新软件将附加功能集成到现有硬件中,通过存储、调用空间数据来补充硬件功能,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新技术的商业化应用,需要做到标准先行。从保护用户权益、维护行业稳定、保障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制定切实有效、明确可行的规范标准,将成为多模态生物识别规模化应用的重要“关口”。
 
  原标题:一文分析多模态生物识别的优势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 隐藏在眼睛里的市场,虹膜识别喜迎百亿蓝海!

      随着人工智能不断走热,生物识别技术备受关注。尤其是2020年以来,在疫情无接触因素影响下,生物识别技术更是成为生产生活防疫关键。
      2021-12-30 09:17:19    351
      生物识别
    • 《亲爱的》原型已找到 浅谈背后的人脸识别技术

      对于人脸识别技术,我们还是应该抱有一定希望的,相信随着新兴技术不断升级,法律法规不断强化,人脸识别技术会“带”更多「亲爱的」小孩回家。
      2021-12-22 09:20:03    385
      人脸识别生物识别
    • “国检”来了!人脸识别系统安全首批测评开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近年来的爆发式发展,人脸识别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标配”,刷脸支付、刷脸打卡、刷脸开门……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自身的安全性问题也给用户带来担忧和不安。
      2021-11-26 09:51:51    399
      生物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