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视环会—环保行业线上展会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环保

2017年环评领域不可不知的十件大事

2019-05-17 23:31:46来源:环境影响评价杂志 阅读量:7 评论

分享:

导读:过去一年,在全国环评队伍共同努力下,环评改革在“划框子、定规则、查落实”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展。

  【环保在线 行业动态】过去一年,在全国环评队伍共同努力下,环评改革在“划框子、定规则、查落实”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展。为确保各项环评改革措施落实到位,环保部从政策、措施等方面不断发力。下面,一起来回顾下2017年环评领域的那些大事件。

2017年环评领域不可不知的十件大事
 
  01 集中治理环评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挂靠”问题
 
  2017年6月7日,*印发《关于开展环评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挂靠”问题集中治理工作的通知》,*署相关工作。12月,通过对全国913家环评机构全覆盖式集中治理检查,摸清了专职环评工程师底数,清理了“挂靠”环评工程师,发现和纠正了部分环评工程师从业申报中的不规范行为。同时对未如实申报从业情况的环评工程师进行了通报。
 
  02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启用
 
  为提高环评审批信息联网报送的有效性,新《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自2017年7月1日起启用,原《关于做好建设项目环境统计工作的通知》(环办〔2007〕141号)所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同时废止。
 
  0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修订实施
 
  为加快推进环评制度改革,完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建设,有效衔接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修订并于2017年9月1日起实施。新版《名录》一方面优化调整项目类别,增强可操作性;另一方面突出管理重点,调整分类管理。
 
  0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修改施行
 
  2017年7月16日,*发布《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条例》主要修改内容包括:删除有关行政审批事项;简化环评程序;细化环评审批要求;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强化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修改后的《条例》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05 《建设项危险废物境影响评价指南》发布
 
  针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有关危险废物监管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指南》规定了产生危险废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内容和技术要求。
 
  06 全国环评改革推进座谈会召开
 
  为进一步推进环评改革,全国环评改革推进座谈会2017年11月在京召开。*副部长黄润秋指出,环评制度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更不能取消。为确保各项环评改革措施落实到位,将对全国31个省(区、市)开展督导。
 
  07 环保部通知要求做好环评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
 
  2017年11月15日,*发布《关于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排污许可制衔接相关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环保部门要切实做好两项制度的衔接,在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中,不断完善管理内容,推动环境影响评价更加科学,严格污染物排放要求;在排污许可管理中,严格按照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以及审批文件要求核发排污许可证,维护环评的有效性。
 
  08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发布
 
  为贯彻落实新修改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范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自主开展环境保护验收的程序和标准,*制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办法》规定,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责任主体,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组织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编制验收报告,公开相关信息。
 
  09 *四轮大区域战略环评完成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三大地区)战略环境评价总体成果验收会2017年12月19日召开。三大地区战略环评是层面组织完成的第四轮大区域战略环评,结合环评改革,为战略规划环评落地做出探索。
 
  10 “三线一单”编制技术指南审议并原则通过
 
  2017年12月25日,*审议并原则通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编制“三线一单”,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区域和规划环评落地、完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抓手。
 
  原标题:盘点|2017年环评领域发生了哪些大事?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