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枣庄,辣子鸡不仅是餐桌常客,也撑起了一个年产值超过50亿元的地方产业。但这道必须现炒、不能加防腐剂的菜,存在一个天然的矛盾:味道越讲究,越难走出原产地。离锅十几分钟风味就会变化,让它很难像其他地方小吃那样靠外卖、电商实现规模化。
近几年,随着本地商户探索真空打包与现炒外发,叠加顺丰在生鲜时效上的深入布局,这道对时间“异常敏感”的地方菜开始不断突破销售半径。枣庄辣子鸡第一次有机会,被装进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全国供应链里。
孟涛是枣庄薛城区“安老大辣子鸡”的负责人,做辣子鸡已经13年了。他的商业模式朴素而典型:依靠微信私域和回头客维持销量,辅以少量电商订单。随着老顾客不断外流,他的订单量从早期“一天几只”,增长到如今稳定的上百只,春节高峰甚至一天能发出三百只。
“我们只用本地半年以上的小公鸡,有些老客指定要一年以上的。必须现炒,不能加防腐剂。”孟涛说。这些坚持让味道稳定,却让销售半径受到极大压缩——鸡肉离锅稍久,口感就开始变;夏天晚几个小时,整单都可能报废。
这让长期在外地生活的枣庄人吃得格外艰难。有人在新疆当兵,有人在乌鲁木齐工作,还有人在国外读书,想吃一口都得靠“人肉带货”。此前,有留学生到珠海取货,再自己从澳门转机带到海外。运输成了孟涛最头疼的问题。他为了延长“黄金口感期”,在店里做了一切能做的:出锅即摊凉、真空包装、冰袋保温。但决定这份辣子鸡能不能顺利抵达消费者手里的,从来不是包装本身,而是后面那一整条运输链。
“这东西没有防腐剂,慢一点就坏了,”孟涛说,“有些快递早上发、傍晚才揽件,夏天肯定不行。有些不送上门,顾客收货时间又不可控。我们最后只能选时效最稳的。”
他的选择也不是“品牌偏好”,而是来自顾客的反向推动。他回想起一个细节:早年有个在河北工作的女孩要求他“必须发顺丰”,理由很直接——“我愿意付运费,你只要保证我收到的时候是好的。”
对于孟涛这样的传统小店而言,“物流可靠”已经不再是售后的问题,而是产品本身的一部分。枣庄辣子鸡这种“必须又热又快”的地方菜,对物流公司的要求相当于生鲜里的最高等级。
顺丰枣庄市中片区总经理裴涛表示,中秋旺季时,仅辣子鸡单品一天就能从枣庄发出2000多件;淡季也稳定在每天数百单。
为了满足跨区域需求,顺丰在枣庄做了几轮调整。最基础的一步是提升包装规格:泡沫箱、冰袋、纸箱三层防护,尽量延长低温时间。更难的是运输线路的优化。省内订单几乎全部做到“今天发、明天到”。但枣庄辣子鸡的销售范围远不止山东——江浙沪、河南、河北是大头,新疆、广东也有稳定需求。为此,顺丰把这类订单全部纳入航空链路,通过“生鲜+航空”的方式压缩运输时间,通常在48小时内送达。
时效带来的确定性,是复购的关键。孟涛几万名回头客里,大约一半来自外地,他们的体验高度依赖“打开包装的那一刻”。裴涛说:“客人不是不在乎运费,只要保证打开时是新鲜的,他们愿意为稳定的体验买单。”在枣庄这样的城市,一个地方小店的爆款单品能撑起专门的物流协作——旺季顺丰每天现场揽收四五百单。这种“发件量支撑服务方式”的变化,也反映出地方特产在生鲜运输中的地位正在上升。
未来,顺丰将进一步推动 “产品力 + 物流力” 的双向融合。让物流不再是简单的交付工具,顺丰与商家的携手,让每一次远方送达都成为品质生活的可靠保证。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