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政策法规

《国家碳达峰试点(成都)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2025-11-22 14:04:17来源:成都市人民政府 阅读量:6709 评论

分享:

  一、制定背景
 
  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创建碳达峰试点城市是我市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重要体现。经积极争取,202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发改办环资〔2025〕248号),确定第二批27个国家碳达峰试点,成都市入选。
 
  为做好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工作,经过系统摸排成都市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碳排放情况和减碳难点,按照《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及《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指南》要求,结合成都自身实际,特制定《国家碳达峰试点(成都)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到203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绿色低碳产业竞争力处于全国前列,有条件的工业领域重点行业企业达到国家能效标杆水平,绿色低碳成为城市生活风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健全,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为全国同类城市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低碳转型经验做法。
 
  三、重点任务
 
  《实施方案》提出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等八个领域工作任务。
 
  (一)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强化石能源安全兜底保障,积极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探索建设低碳零碳园区,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深入推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构建完善绿色制造体系。
 
  (三)加快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提升建筑绿色低碳水平,推广应用绿色建材,逐步实施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统筹乡村绿色低碳建设,推动农村用能低碳转型。
 
  (四)促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坚持“轨道引领,公交优先”,健全绿色出行服务体系。挖掘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运输工具。构建绿色高效的货物运输体系。
 
  (五)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深化“无废城市”试点、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城市建设,开展重点行业源头减量工作,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推动生活垃圾、废旧物资等资源化利用。
 
  (六)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强化生态系统固碳功能,全面提升森林碳汇,强化生态保护监管。打造蓝绿交织公园体系,形成蓝绿融合的韧性生态空间。
 
  (七)加大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聚焦提升成都绿色技术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打造高能级碳中和创新平台,强化低碳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营造低碳技术创新应用生态。
 
  (八)营造全民参与良好氛围。推动绿色低碳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加大生态文明教育宣传力度,完善绿色产品消费激励措施,畅通绿色产品供需对接渠道,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四、政策创新
 
  《实施方案》提出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开展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等四个领域工作任务。
 
  (一)探索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加快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建立健全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探索建立规上工业企业碳排放快报制度、碳评价管理制度,研究建立碳排放预算管理体系。
 
  (二)探索开展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健全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推进国家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促进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三)推进数字赋能碳治理。持续提升数字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推进成都市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能源数字化平台功能,建设能碳管理平台,加快“碳惠天府”特色碳普惠机制建设。
 
  (四)完善财税金融政策。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服务,扩大绿色融资规模。完善财政政策体系,支持绿色低碳重大项目建设。
 
  五、组织保障
 
  建立健全推动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机制,市发展改革委发挥好牵头作用和统筹协调职能,会同市级相关部门制定年度任务清单,定期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加强跟踪评估,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细。定期总结推广碳达峰典型案例,加强试点城市建设工作宣传,主动传播和分享“成都经验”。
 
  六、解读机构
 
  解读机构: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环资处
 
  解读人:赵森
 
  原标题:《国家碳达峰试点(成都)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