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是全球小商品贸易的重要枢纽,每天来自五湖四海的客商络绎不绝,琳琅满目的商品汇聚成一座“世界超市”。这里不仅是商品的海洋,更是感知全球贸易脉搏的窗口。据义乌海关数据,今年前8个月,义乌出口总值达4866.0亿元,同比增长23.7%,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532.5亿元,同比增长24.2%。
在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义乌外贸何以逆势上扬?为此,我们专访了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市场板块负责人王向荣,揭秘其逆势增长的“韧性密码”。
01
三大支柱
筑牢韧性发展根基
义乌外贸的稳健表现,受益于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多元均衡的市场布局、持续创新的贸易模式。
“义乌背后依托的是全国210万家中小微企业的高效协作网络,能够快速响应全球市场的多样化需求。”王向荣说。这种深度分工与高度协同的能力,使义乌能迅速应对订单变化,精准满足客户需求。目前,义乌贸易网络覆盖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多元化极大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此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跨境电商等创新模式,有效解决了小商品出口难题,并契合国际贸易小单化、线上化等新趋势,为市场发展注入新动力。今年1-8月,义乌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值达4026.2亿元,同比增长27.3%,占义乌出口总值的82.7%。
02
创新服务
多措并举提质增效
创新服务方面,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始终围绕“人、货、场、链”四要素,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通过“设计进市场”“标准进市场”等创新举措,积极推动服务方式、贸易方式提质升级。
在货品创新方面,市场通过举办设计大赛、设计集市等活动,驱动商品向创意、高效、智能方向焕新,不断优化市场适销商品供给。同时,以“亮标、对标、提标、宣标”八字方针为引领,推动“标准进市场”工作走深走实,赋能市场提质增效。
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也强化了义乌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使“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03
数字贸易
AI赋能“一键通全球”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普及,义乌商家积极拥抱数字化变革,以科技力量打造数字贸易新生态。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为抓住AI发展潮流,助力市场经营户降本增效,自主研发了小商AI翻译、AI独立站、小商AI名片、小商AI视创等11款拳头产品,累计使用量已突破10亿次。
如今在义乌市场,AI技术已成为经营户开拓全球市场的新引擎。以力天玩具的老板娘陈美君为例,利用专属数字人形象配合多国语言翻译,成为“外语满级销售”,产品推广从以往的2-3个月,缩短至1个月以内,其在东欧、南美等地区的销售额增长30%以上。
这种“一键通全球”的智慧应用,不仅解决了语言问题,更是让从“按计算器讨价还价”的机械交易,升级为“跨文化交朋友”的深度合作模式。
04
前瞻布局
“主动创需”提升韧性
数字化浪潮下,如今的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已不仅仅是实体贸易的聚集地,更成为全球数字贸易的战略要塞。展望未来,王向荣认为全球贸易数字化进程将全面提速,义乌市场应紧抓机遇,加速向全球数字贸易枢纽转型升级。“我们将通过持续的服务创新和数字化赋能,引领商户从‘被动接单’向‘主动创需’转型”,他说道。
编辑:邱辰薇
排版:卢思蓓
校对:李 芳
审核:吴颖慧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