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会议新闻

2025(第四届)新能源航空国际论坛在上海成功召开

2025-11-17 13:15:37来源:上海广尧商务咨询 阅读量:2152 评论

分享:

  11月13日,2025(第四届)新能源航空国际论坛在上海成功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航空学会、中国航空教育学会与中国航空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协办,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指导,中国航空学会航空机电、环境与人体工程分会、中国航空教育学会国际化人才培养分会、上海市航空学会支持,华东师范大学滴水湖国际软件学院与上海广尧航空承办。
 
  中国航空学会机电分会主任委员李开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高科处副处长奚涛为本届论坛致辞。中国航空学会名誉理事长刘高倬,中国航空教育学会秘书长孙侠生,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区域航空气象与环境官Peter DUNDA,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北亚区高级经理邓梁春,美国环保协会副总裁、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秦虎,中国航空学会研究员季留法,中国航空学会国际合作工作委员会海外委员嬴淑娴,波音公司可持续发展中国负责人徐瑾瑾,空中客车中国研发中心运营及创新生态负责人李曼等专家出席本届大会。
 
李开省
 中国航空学会机电分会主任委员
 
  李开省在致辞中提到:新能源航空是未来飞机的发展方向。全球航空业在推进绿色转型过程中,仍面临可持续航空燃料产能不足、氢能储氢技术、电推进系统效能提升及eVTOL适航标准统一等共性挑战。本次论坛汇聚国际组织、制造商与创新企业,旨在通过技术交流与资源对接,推动新能源航空从单点创新走向系统突破,并持续构建跨领域合作生态,共同促进全球绿色航空产业化进程。中国航空学会将继续搭建长期平台,推动中外企业、科研院所的交流和合作;我们也将积极向有关部门建言,为新能源航空营造更优质的发展环境。
 
奚涛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高科处副处长
 
  奚涛在致辞中提到:当前全球航空业正处于复苏增长与低碳转型的关键交汇点,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测,2025年全球航空客运量将达52亿人次,同比增长6.7%,这组数据背后,是新能源航空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天空的广阔空间,更是低空经济成为全球产业竞争新赛道的鲜明信号。作为国家改革试验田,临港新片区已形成以大飞机产业园为核心的完整产业链,涵盖研发、总装与运维等环节。临港新片区始终是全球航空人的合作伙伴与创业沃土,期待与全球同仁一道,以本次论坛为起点,深化技术合作、拓展市场空间、共育产业生态,让临港成为全球新能源航空产业的创新策源地与发展新高地。
 
  论坛为期两天,围绕“深挖新能源航空核心技术创新,打造航空产业协同发展新生态”主题展开,邀请到来自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IATA)、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ICAO)、美国环保协会 (EDF)、波音公司、必维集团、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巴西EVE公司、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数十位行业专家学者作报告,共计发表19场专题演讲,吸引了近100家企业参与,200余位来自传统飞机主机研制、eVTOL研制、飞机动力系统、飞机电源系统、飞机飞控系统、航电系统集成、SAF炼制、检测试验领域的相关企业代表参会,共同推动新能源航空体系的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