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
模具行业发展布局的大背景中,粤港澳地区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促进我市模具企业与粤港澳大湾区模具界的交流与融合,增强两地模具界的产业互补性,帮助会员单位开拓视野与商机,上海市模具行业协会于2025年11月4至6日组织会员单位35人赴深圳开展考察交流活动。

11月4日上午,上海市模具行业协会秘书长吴杰携部分会员代表参加了由深圳模具技术学会牵头的供需对接交流会,与柳州五菱新能源汽车主机厂现场开展精准对接,广东、浙江、辽宁等省市模协会员代表共同参与,会议围绕技术难点攻克、产品供需匹配等开展了深入的技术与产品对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高效打通产业供需“堵点”。

下午协会组团单位参加了由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主办的“第十六届工模具产业链供需交流大会”,大会以“凝聚智慧 协同创新”为主题,汇聚近400名工模具领域权威专家、企业代表、行业协会代表及主机厂代表,聚焦模具产业在人工智能、数智化转型、新能源汽车配套等新赛道下的升级路径,为产业链协同创新与升级注入新动能。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会长李海周、广东省模具工业协会秘书长王其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汪智勇博士先后发表致辞和贺词。会上分享了“博威智选生态
平台赋能中国制造”、“制造业数智化转型与华为实践分享”、“智能化高端工业母机装备与系统研究与产业化”、“柳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及发展方向”、“模塑企业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与应用方向上的路径与实践”等主旨演讲。大会通过“供需对接+技术赋能”双轮驱动,不仅为工模具产业链搭建了高效协作平台,更精准聚焦产业“卡脖子”难题与数智化转型方向,推动上下游企业、产学研机构深度联动。

11月5日,一行人来到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参观了“第26届DMP大湾区工博会”,18万平方米展览面积内,1200余家全球制造企业齐聚亮相,30场前沿论坛同步开启,展会聚焦
数控机床、刀具、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塑胶及包装、模具制造、工业测量、3D打印、精密零件、压铸及铸造、精密零件加工、五金工具及材料等制造领域,覆盖智能制造全产业链,打通上下游合作,以磅礴气势奏响湾区工业创新强音。上海市模具行业协会秘书长吴杰代表协会出席展会开幕式。协会组团成员在党支部书记兼常务副秘书长侯小鸣的带领下走访了汉霸数控机电、特略数控机床、大同特殊钢、设备之家等会员单位及生态平台,交流学习行业先进技术成果。
11月6日,协会组团单位赴中山市参观了广东汉邦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受到了公司华南大区销售总监李水生的热情接待。汉邦激光总部在上海,自2007年起深耕金属增材制造领域,实现从核心器件、软件、新材料、装备应用工艺一体化,掌握金属增材产业全链条的关键环节,为模具产业提供高品质、全方位的金属增材制造技术解决方案。公司拥有大量的应用技术及数据积累,现累计申请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相关技术专利和软件著作500余项,参与定制国家、行业标准30余项。公司还积极开拓包括中东、非洲、欧洲、美国、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在德国和越南设立全球子公司。在李总的带领下,大家分别参观了公司的展示厅及生产车间,李总还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增材思维提升模具价值应用分享》的主旨报告,突出了3D打印技术减少模具制造中订料等待钢材及编程时间、无需粗加工同时最大限度减少精加工和电火花加工、缩短热处理时间等缩短制模周期,降低加工成本的优势。
为期三天的考察活动内容丰富且紧凑,搭建了上海与大湾区模具界的沟通桥梁,帮助上海模具界同仁直接汲取深圳同行的先进经验,更能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打破地域隔阂,加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融合,促进中国模具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