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第11届快递“最后一公里”大会发布的《中国快递末端服务创新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2025)》显示,作为智能技术的集中代表,无人技术在快递领域实现了广泛应用。
《报告》介绍,目前顺丰、“通达系”、极兔以及京东物流都在加速推进无人车的落地应用。随着技术日趋成熟,无人车性价比越来越高。在面向网点的调查中,1535个网点计划采用无人车,以提升末端效能、降低运营成本,占样本总量的20.7%。此外,无人机在网点尤其是农特产品“产粮区”的网点具有重要价值。茶青、松茸等高价值农产品生长环境特殊,采摘后需要尽快进入后续处理环节,速度更快、调配更灵活的无人机具有巨大的发挥空间。但相较于无人车,无人机的使用难度更大、技术要求更高,需要更多方面的资源支持。
当清晨的第一辆无人配送车穿梭于城市社区,当仓储中心的AGV机器人精准完成上万件包裹分拣,无人技术正重塑快递行业。从干线运输到末端投递,从城市核心区到偏远乡村,无人技术不仅破解了传统快递业的效率瓶颈与成本压力,更开启了物流行业数智化转型的全新篇章。
末端配送:无人车成为城市与乡村的"配送新势力"
末端配送作为快递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是无人技术应用最成熟的场景。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已有超6000台无人配送车投入规模化应用,覆盖100多个细分场景,累计交付上亿件订单。这些身形小巧的智能设备具备24小时不间断作业能力,通过激光雷达与高精度定位技术,可精准识别红绿灯、规避行人与障碍物,稳稳完成从网点到驿站的短驳运输。
在城市场景中,中通快递的2000余台无人配送车每天在200多个城市运送超20万件包裹,累计运行里程已逾2000万公里;美团推出的"骑手+无人车"组合模式,由无人车完成批量订单中转,骑手专注上门投递,使骑手月均订单量增长10%。农村市场同样受益显著,海南儋州的邮政无人车每天往返于乡镇站点与村级服务站,将配送时效从"一天一派"提升至"一天两派",旺季单日配送量可达400件,带动农村包裹投递量同比增长60%。
仓储分拣:AGV机器人打造"无人仓"核心运力
仓储环节的智能化升级是快递高效运转的关键支撑,AGV(自动导引运输车)机器人的广泛应用让"无人仓"从概念变为现实。这类智能设备通过激光、视觉等导航技术自主移动,可完成货物的自动化搬运、分拣、堆垛与盘点,在电商仓储、冷链物流、医药运输等多个场景发挥核心作用。在大型快递分拣中心,AGV机器人可实现包裹从入库到出库的全流程无人化处理,每台设备单次可承载约500件包裹,分拣误差率趋近于零。
乡村物流:无人技术打通"双向流通"毛细血管
农村地区点多、面散、量少的物流特点,曾长期制约"快递进村"的推进。无人配送车的轻量化应用,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有效方案。在海南儋州南丰镇,邮政无人车每天沿着乡村公路将包裹送往6个村级服务站,不仅使镇级站点每月综合运输成本下降3000元,还带动村级服务站年均增收1.1万元。无人技术构建了"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的双向流通网络。村级服务站通过无人车将本地有机生鲜农产品运回城镇销售,海南西部辖区仅2024年就通过该模式收寄特色农产品40万件,带动销售额近950万元。
从城市街巷到乡村阡陌,从仓储中心到居民楼下,无人技术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改变着快递行业的每一个环节。这场以智能化为核心的物流革命,不仅让快递服务更高效、更经济、更普惠,更为中国物流行业迈向全球领先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的双轮驱动下,无人快递的未来值得期待。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