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地方新闻

黄山市同频共绘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建设“新图景”

2025-11-11 14:09:51来源:黄山市局办公室 阅读量:1742 评论

分享:

  “十四五”以来,黄山市树立系统治理导向,强化上下游联防联控,坚持生态环境共治、流域产业共兴、生态红利共享,推动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向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建设迈进,以“一江清水”守护“生态颜值”与“金色产值”。
 
  生态环境共治机制不断健全。
 
  黄山市与杭州市等周边地区深化区域协同,每年签订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要点,共同发布并实施《新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美丽、和谐、富庶新安江初步建成。推动跨省界水体垃圾联合打捞,签订交界水域联合打捞与服务协议,开展联合作业68次。强化跨部门、跨区域执法协作,与浙江、江西等地市签订多项执法协作协议,开展跨省联合执法20余次,并与周边6个地市签订17份流域突发水环境事件联防联控协议。协同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实现全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执法检查全覆盖,推动市政排水管网改造与雨污分流建设;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PPP项目,建成40座中转设施,形成全域生活垃圾处置体系,累计清理农村各类废弃物14.6万吨,改造户厕1.9万户。持续推进新安江生态廊道建设,“十四五”期间完成营造林414.67万亩,创建森林城镇14个、森林村庄65个,累计放流鱼苗5924万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8.27平方公里。同步强化松材线虫病跨区域联防联控,与浙江、安徽多地签订合作备忘录,实行毗邻区域联合防治,全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流域产业共兴成效初显。
 
  协同优化环保准入政策,在全市9个合规园区推行“环境影响区域评估+环境标准”改革,简化项目环评流程,降低企业成本。严格执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组织高耗能行业开展能效对标,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共推优质产业发展,实现年节能量4207.25吨标准煤;杭黄绿色产业园签约沪苏浙地区亿元以上项目14个,中安科创城入驻企业20余家。茶产业提质升级,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引进头部茶企4家,推出深加工产品100余款,产值超8亿元。提升园区环保水平,推动化工园区整改问题332个,开展绿色提升行动,立案查处企业9家,建立循环经济园区沟渠河(湖)长制,强化常态化巡查监管。
 
  生态红利共享水平持续提升。
 
  在全省率先出台GEP核算地方标准,建立覆盖市、区县、乡镇、村四级的GEP现价与可比价双核算体系,完成2022-2023年GEP核算。生态权益市场化交易稳步推进,完成全省首笔跨市域“生态检察+林业碳汇”项目。多元生态补偿机制持续完善,歙县、休宁县、祁门县纳入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累计争取中央资金0.53亿元;全面落实535万亩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推动自然保护地生态补偿全覆盖;持续开展全市地表水断面和空气质量补偿工作。区域协作拓宽共享路径,依托杭黄合作机制,共建农产品品牌矩阵;推动医疗、教育等民生服务共享,实现医务人员互派、名师工作室结对,并通过人才挂职实训促进产学研融合,构建“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
 
  原标题:黄山市同频共绘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建设“新图景”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