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智慧城市领域有哪些动态变化发生?一起来看看!
第二批次网络安全保险服务试点工作启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金融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第二批次网络安全保险服务试点工作。此次试点工作重点行业领域主要面向电信和互联网、工业、金融以及其他相关行业领域的企业类保险,重点主体主要包括面向重点企业、中小企业、产业园区等主体对象的企业类保险和针对网络安全产品的产品服务类保险。
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及赋能新型工业化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启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及赋能新型工业化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将面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底座、“人工智能+制造”、智能产品装备、共性基础支撑等重点方向,发掘培育一批技术创新强、应用落地快、典型示范好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加快人工智能与工业深度融合应用,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援疆工作座谈会在新疆巴州召开
11月9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援疆工作座谈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表示,“十五五”时期是工信系统援疆工作加力扩围、提质增效的重要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总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以产业援疆为重点,支持新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体现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推动新时代新疆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两部门印发《节水装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30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近日联合印发《节水装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30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重点领域供水、用水和循环利用等节水装备取得突破,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高效循环冷却、高端膜分离、智慧用水管控等技术装备实现产业化应用。节水装备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培育一批节水装备龙头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动建立节水装备中试平台,形成大中小企业、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到2030年,构建覆盖全面、技术先进的节水装备体系,高性能、高效率、高可靠性的节水装备供给能力持续增强,节水装备制造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人工智能引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论坛举行
11月6日至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云明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在人工智能引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论坛致辞。张云明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续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夯实产业底座,建设算力互联互通平台,引导人工智能模型和高质量数据集协同创新。着力挖掘落地场景,常态化开展“深度行”供需对接活动,拓宽人工智能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着力厚植发展沃土,在企业培育、标准研制、开源社区、金融支持等方面,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着力促进开放合作,在“一带一路”、金砖等合作机制下,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实践交流。
国办:推动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应用和标准建设
1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加快培育拓展全空间无人体系。推动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应用和标准建设,鼓励打造涵盖全空间的文旅、政务、物流、卫星服务等应用场景,拓展工业生产、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综合立体交通、公共服务、
安全防护、农业生产等无人体系应用场景。稳妥有序拓展低空经济等领域应用场景。
全国首场高质量数据集和数据标注产业供需对接大会在南京举办
11月5日,由国家数据局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司指导,江苏省数据局与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全国高质量数据集和数据标注产业供需对接大会”在南京成功召开。本次大会共吸引全国超过500家企业参与,现场达成合作90余项,累计交易金额突破9亿元,展现了高质量数据市场的蓬勃活力与巨大潜力。
全球首个工业5G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我国牵头制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11月6日消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全球首个工业5G国际标准《工业网络 5G 通信技术 通用要求》。该标准由中国与德国联合提出,由美国、法国、日本等多国专家协同攻关、共同研制完成,填补了工业5G领域国际标准的空白。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
11月6日,为充分释放数据要素活力,全面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
《2025中国算力发展研究报告之AI计算开放架构》发布
在第七届中国超级算力大会(ChinaSC 2025)上,钱德沛院士、郑纬民院士、张云泉研究员、何宝宏所长、张林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谭光明、清华大学教授陈文光、中国智能计算产业联盟秘书长安静共同发布《2025中国算力发展研究报告之AI计算开放架构》。本次研究报告由单志广、张云泉、何宝宏、张广彬牵头编著指导,深入剖析AI计算开放架构的技术现状、核心痛点与优化方向。
2025年我国北斗产业综合指数为1579点 同比提升10.34%
中国
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在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上发布《2025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以来我国北斗产业呈现强劲增长趋势,综合指数稳步提升,多领域应用渗透率持续扩大。报告显示,2025年我国北斗产业综合指数为1579点,同比提升了10.34%,对比2020年,北斗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相关指数大幅度增长,增幅均超过60%。不仅是数字化施工,各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对北斗应用需求明显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以北斗为核心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7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9%。
工信部姚佳:支持国内外企业开展联合攻关 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迭代
《科创板日报》5日讯,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姚佳11月5日在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合作”分论坛上表示,人形机器人被认为是具身智能的最佳形态,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新一代超级终端,将深刻变革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下一步将加快布局国家科技重大项目,支持国内外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加快突破视觉、语言、动作大模型等关键技术,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
培育数据流通交易服务机构 促进数据流通交易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
近日,国家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烈宏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会议强调,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建设开放共享安全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进行了新的部署,为我们加快培育数据流通交易服务机构,促进数据流通交易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会议指出,当前,数据流通交易形态多元,渠道多样。有什么样的数据开发利用方式,就伴随着与之相适应的数据流通交易模式。要分类施策,进一步激发各类数据流通交易服务机构积极性和创造性,支持探索多元数据流通交易形态,繁荣活跃数据市场生态。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