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下旬,三家来自不同领域的A股上市公司不约而同地汇聚于香港交易所,做出了一个共同的战略选择:构筑“A+H”双资本平台。物联网领域的广和通于10月22日率先鸣锣;工程机械巨头三一重工紧随其后,于10月28日重磅登场;汽车电子领军企业均胜电子也已就位,预计于11月6日挂牌。它们在全球市场份额、技术实力和战略布局方面的数据,揭示了中国产业升级的深层逻辑。
三一重工1994年由三一集团投资创建,于2003年7月3日在上交所上市,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亲历者与引领者。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按2020年至2024年核心工程机械产品的累计收入计算,三一重工是全球第三大、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2025年10月28日上午,香港交易所大厅内,三一集团轮值董事长、三一重工董事长向文波与总裁俞宏福共同敲响了开市锣。这一刻,标志着三一重工成功构建A+H双平台上市格局,为其长达15年的境外上市征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此次H股上市,全球发售约6.32亿股H股,发行价为21.30港元/股,募资净额约133.07亿港元。更引人瞩目的是,三一重工引入了包括淡马锡、贝莱德、高瓴在内的21家顶级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金额高达7.59亿美元。对于三一重工而言,这意味着其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的战略获得了国际资本的鼎力支持。
从涟源走向世界,三一正借助香港这一国际金融中心,完成其品牌全球化的“惊险一跃”。董事长向文波表示,三一将依托香港这一跨国资本流动的“超级枢纽”,持续推进三大战略,以持续创新的技术和卓越稳健的业绩,回报全球投资者的信任与支持,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三一的动能。
成立于1999年的广和通,于2017年4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是中国物联网无线通信模组领域的早期开拓者。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经超过二十年的专注发展,它已在2024年全球无线通信模组市场中份额达到15.4%,是全球第二大无线通信模组提供商。
2025年10月22日,广和通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国内首家实现“A+H”上市的无线通信模组企业。此次发行引入了10家知名基石投资者,包括勤道赣通、太平洋资产管理、中国太保(香港)、广发基金等,合计认购金额达12.53亿港元,占此次发行股份的约44.84%。
广和通此次H股发行募资净额约28.11亿港元,公司计划将55%资金投入AI与机器人技术研发,15%用于深圳智能制造基地建设,10%投向战略并购。董事长张天瑜表示,这为公司从“万物互联”向“万物AI”的战略升级奠定了坚实的资本基础。据招股书数据,广和通业绩持续增长,2022年至2024年,收入从52.03亿元增长至69.71亿元,年度利润从3.65亿元提升至6.77亿元。在物联网连接规模稳健增长的趋势下,广和通的战略布局正逢其时。
预计11月6日挂牌的均胜电子,正致力于成为“A+H”市场中稀缺的“汽车+机器人 Tier 1”双龙头企业。此次H股发行,意味着公司将获得强有力的资本支持,以同时驱动其汽车电子的稳固基本盘和机器人业务的全新增长曲线,在全球化的道路上“双轨”疾行。
招股书披露,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在全球拥有超过25个研发中心和60个生产基地,覆盖亚洲、欧洲和北美等主要汽车市场,通过“Local for Local”的全球化策略实现与全球整车厂同步研发配套。2024年,公司境外收入占比高达74.7%,客户覆盖全球超100个汽车品牌。
2025年年初,均胜电子披露,公司将推出业务升级为“汽车+机器人Tier 1”,目前机器人关键部件解决方案已基本搭建完毕,推出机器人全域控制器、AI头部总成、能源管理系统、传感器系列、轻量化机甲等核心产品。客户合作方面,公司已与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RIVR等国内外头部机器人企业达成合作,相关产品已实现送样或批量供货,机器人业务正从技术研发逐步走向商业化落地。
这三家在不同历史节点起航的企业,在香港交汇。这一系列资本运作表明,“A+H”双平台布局正成为一些中国上市公司的战略选择。通过构建更完善的资本架构——落地“A+H”双融资平台、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链并购整合,这些企业旨在为各自的全球化战略和产业升级提供持续动力。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