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领域与智慧城市行业息息相关,近期地方城市发展有哪些工信科技动态?小编在本文中做了整理,一起来看!
山东发布首个省级低空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10月27日消息,山东省通信管理局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交通运输厅近日印发《山东省低空信息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这是全国首个省级低空信息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规划提出,以济南、青岛为双核,率先对“一级核心节点、二级重要节点、三级一般节点”、“生产作业、公共服务、低空物流、低空交通出行、低空文体消费”起降场实现低空通信网络全覆盖,积极推进集通信、导航、监视能力于一体的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落地,进一步加快构建低空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夯实低空经济发展的数字底座。
广东:加大对低空经济企业上市培育力度
10月2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加大对低空经济企业上市培育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境内外上市。鼓励保险机构开发针对物流、载人、城市管理等低空商业应用的险种,扩大低空航空器保险覆盖范围,构建涵盖全产业链的保险服务体系。
重庆:到2025年底深化住建领域新技术推广机制改革,快速拓展建筑机器人等应用场景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加快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培育住建领域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到2025年底,深化住建领域新技术推广机制改革,快速拓展建筑机器人等应用场景,实施智能建造试点项目50个以上,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星级绿色建筑占比分别达到40%、30%。到2027年底,建成住建领域产业孵化创新平台5个以上,推动建设新技术规模化应用50项以上,打造“AI(人工智能)+建造”应用场景3个以上。到2030年底,打造一批智能建造产业园区,培育西南地区住建领域优势产业10个以上、新型建造领军企业20家以上,现代建筑产业产值达到6000亿元。
河北:“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出炉聚焦12领域,
《河北省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5—2027年)》坚持以产业、教育、科技、民生、治理等领域为重点,大力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面赋能我省八大重点产业,深化京津冀人工智能产业协同,着力建设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和融合应用高地。
北京:前三季度工业生产增势较好 高端制造引领增长
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5%。重点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4.6%,汽车制造业增长13.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4%,医药制造业下降8.0%,五大装备制造业延续回暖态势,增长8.2%。新质生产力加快布局,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9%和9.9%(二者有交叉),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机组、服务机器人和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分别增长1.6倍、1.5倍、47.1%、39.6%和19.1%。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20223.5亿元,增长6.7%;其中,内销产值18634.6亿元,增长6.7%;出口交货值1588.9亿元,增长6.0%,比上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天津:出台政策促科技成果转化
从天津市科技局获悉,天津市科技局等部门近期研究出台了《天津市促进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实施办法》《天津市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工作指引(试行)》,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在天津市科技局等部门21日召开的实施办法、指引政策发布暨工作推动会上,天津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先使用后付费”模式是破解高校院所与中小企业合作壁垒、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机制创新。
浙江:到2030年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90% 基本形成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
《浙江省推动智能体创新应用的行动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到2027年,培育打造行业领先的智能体开发平台10个、高价值场景100个、智能原生产品(服务)1000项,部署推广至应用企业10000家,全面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率先实现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形成智能体全要素联动的发展模式。到2030年,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90%,打造全国“人工智能+”应用高地,基本形成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