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地方新闻

甬关“十四五”答卷 宁波海关创新监管深化区港联动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2025-10-28 11:22:34来源:海关总署 阅读量:16392 评论

分享:

  近年来,随着梅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千万标箱级别,综保区物流压力持续加大,卡口日均通行车辆达1.8万辆次,高峰期更突破2.5万辆。面对通关效率的瓶颈,宁波海关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充分发挥梅山综保区区港联动优势,推动监管模式从“人工为主”向“数智驱动”转型。
 
  为应对卡口车流量与日俱增带来的通关压力,宁波海关关员开展大量调研与数据分析,发现综保区车流存在高峰时间段错开的潮汐现象,并据此提出“潮汐车道”构想——根据车流量变化,将部分车道在高峰期时切换为其他车道,以提高不同类型车辆高峰期的可用通道数量。
 
  2021年起,宁波海关启动卡口智能化改造,实施“潮汐车道”管理模式,发挥梅山综保区“区港一体”优势,将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的卡口放行数据同步到综保区卡口,实现一次放行同步过卡,便利区内企业与码头之间的货物流转;通过引入图像识别系统,将车辆平均过卡时间从30秒压缩到10秒左右,初步缓解通关瓶颈。
 
  卡口升级带来的高效通关能力,是区港联动得以深化的重要技术支撑。它确保了梅山综保区内物流顺畅,为区港联动模式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硬件升级的基础上,宁波海关发现数据流转不畅成为新瓶颈。2024年,宁波海关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梅山经济发展中心联合推动打造宁波梅山综保区一体化管理信息平台,打通海关、企业、码头之间的数据壁垒。该平台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构建起海关、企业、港区等多方数据共享的“区域驾驶舱”,实现物流、仓储、单证等全流程可视化监控。平台与企业WMS系统无缝对接,将传统人工审批升级为系统自动核验,企业申报时间缩短至2分钟,人力成本下降超过30%。
 
  “以前申报需要人工反复核对,现在系统自动完成,对于企业而言几乎实现了无感化的便捷通关,效率大幅提升。”宁波龙飞物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于2025年3月试运行,截至目前,已完成39家企业系统切换。
 
  针对跨境电商、国际集拼企业“装船准时”的需求,2024年,宁波海关首创“一仓多能”国际集拼监管模式。该模式通过“先查验、后装箱”的创新方法,允许不同监管属性的货物在海关监管下拼装到同一集装箱内出口,支持企业在仓内一站式完成申报、查验、装箱、放行等全部通关流程。宁波海关所属梅山海关综合业务一科科长纪舟表示:“得益于区港一体特性,货物完成全部通关流程后,即可装船出运,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传统集拼模式下反复拆装和船期延误的不确定性,提升物流效率。‘一仓多能’监管模式,是我们优化综保区企业政策服务的生动实践,为自贸试验区建设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探索提供了新的动力。”
 
  截至目前,该模式已在梅山综保区5家企业推广应用。从卡口改造到数据联通,再到业态创新,海关制度创新始终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宁波海关的制度创新不仅优化了通关流程,更促进了临港产业与国际贸易的集聚,使梅山综保区成为长三角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宁波海关将继续深化智慧海关建设,持续推进长三角综保区数据互联互通,实现区域协同发展,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潘柯如、王新长/文)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