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的2025年三季度报告显示,环保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部分公司凭借资源循环利用和新能源布局实现业绩快速增长,而传统环保业务则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盈利能力。从四家环保上市公司公布的三季度业绩来看,行业分化日趋明显,资源化利用与精细化运营正成为驱动企业增长的新引擎。
高能环境:业务结构优化,盈利质量提升
高能环境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01.60亿元,同比下降11.28%,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达到6.46亿元,同比增长15.18%。更为亮眼的是,公司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77.01%,1-9月达到5.99亿元,同比增长29.03%。这一反差现象源于公司业务结构的优化。营收下降主要受部分资源化子公司工艺改进停产及环保工程板块战略性收缩影响,而金属价格上涨及资源回收板块产能提升推动了公司盈利能力的增强。同时,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67.29%,主要得益于经营状况改善以及优化信用政策、加强回款力度。
嘉澳环保:生物航煤驱动营收激增
嘉澳环保在三季度实现了营收的爆发式增长。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7.07亿元,同比增幅高达511.45%;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30.05亿元,同比增长189.39%。这一惊人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连云港生物航煤项目的销售额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营收大幅增长,公司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仍为负数,亏损2536.59万元,这反映出新兴环保能源项目在前期可能面临的盈利挑战。从单季度看,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5286.89万元,表明公司业务正在逐步走向良性发展轨道。
龙净环保:双轮驱动业绩稳健增长
龙净环保在三季度表现出全面的增长态势。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1.75亿元,同比增长60.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5亿元,同比增长54.99%。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58亿元,同比增长18.0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0亿元,同比增长20.53%。公司业绩增长得益于传统环保业务与新兴绿电业务的双轮驱动。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手环保设备工程合同197.41亿元,订单储备充足。同时,公司与亿纬锂能深度合作,现有储能电芯产能约8.5GWh,1-9月累计交付电芯5.9GWh,其中95%以上为外销。不过,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4.37%,主要系本期购买商品支付现金增加所致。
瀚蓝环境:并购整合助推规模扩张
瀚蓝环境在前三季度实现了净利润的稳健增长。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16.05亿元,同比增加2.2亿元左右,增幅为15.85%左右。业绩增长主要来自两大方面:一是公司6月份起新增并表粤丰环保电力有限公司,增加6-9月归母净利润约2.4亿元;二是公司持续落实降本增效举措取得良好成效,保持较高运营效率。完成对粤丰环保的并购后,瀚蓝环境已成为国内垃圾焚烧行业的头部企业之一,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逐步显现。剔除去年同期含济宁固废电费、金沙城北污水厂扩容项目污水处理费等一次性往期收益约1.3亿元的影响,公司本期净利润实际同比增长约27.85%,显示出扎实的内生增长能力。
行业趋势洞察
从这四家环保企业的三季报中,我们可以窥见环保行业发展的新趋势。资源化利用成为盈利关键,高能环境在营收下降的情况下实现利润增长,龙净环保积极拓展绿电和储能业务,显示出资源循环利用和新能源布局对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影响。精细化运营提升企业价值,瀚蓝环境通过并购整合实现规模扩张,同时注重降本增效;高能环境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均反映出环保企业正从追求规模转向提升运营质量。新兴领域带来增长机遇,嘉澳环保的生物航煤项目和龙净环保的储能业务,为环保企业拓展新的增长空间提供了参考。受欧盟强制添加政策推动,全球对生物航煤等环保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现金流改善印证经营质量提升。高能环境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67.29%,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报告期经营状况改善,同时公司优化信用政策,加强回款力度,反映出环保企业整体经营质量的提升。随着环保产业逐步走向成熟,资源化利用、精细化运营和现金流管理将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那些能够提前布局并快速适应变化的企业,有望在行业变革中赢得先机。
本文根据各司三季度业绩报告,由AI整理生成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