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苹果智能眼镜相关进展的消息不绝于耳,知情人透露,苹果智能眼镜与Meta雷朋智能眼镜展开竞争,计划在2027年正式上市。
今年以来,智能眼镜出货量的高增长,预示着庞大的市场需求不断涌现,也带动了全产业链厂商的积极入局。
这其中,芯片原厂从上半年的悲观观望到化被动为主动,不少厂商已陆续推出智能眼镜的专用芯片。其中,君正以在AIoT领域过半市占率的低功耗ISP技术为支点,构建起智能眼镜的差异化竞争力,赋能产品端的破局落地。
市场需求持续高增
智能眼镜带来的新风口,正在重新定义人机关系。
在AI大模型的驱动下,AI的应用落地场景不断渗透,从手机到耳机,再到眼镜。特别是智能眼镜,在实现拍摄、翻译、提词、识物、对话等多重交互功能后,叠加AI与AR功能于一体,将成为距离用户无感化沉浸体验的“AI载体”。
因而,业内人士认为,2025年已成为“智能眼镜爆发元年”。
IDC发布的《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和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分别为148.7万台、49.4万台,同比增长82.3%、116.1%。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该季度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255.5万台,同比增长54.9%。聚焦中国市场,智能眼镜市场成绩斐然,出货量66.4万台,同比增长145.5%。
仅仅半年,从“发布会火热”到“引爆市场需求”,智能眼镜市场正在逐渐破冰,打破续航、重量和功能之间的“不可能三角”,朝着消费级普及的方向进发。
据IDC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达到290.7万台,同比增长121.1%。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缘于技术突破、市场需求释放以及产业链成熟等多重因素。
据悉,主要智能眼镜品牌厂商包括Meta、亚马逊、阿里、小米、华为、魅族、雷鸟、Rokid、影目科技、XREAL等,芯片原厂有君正、星宸科技、恒玄科技、富瀚微等。
智能眼镜对社会的影响,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到生活与生产的各个层面。通勤时,用户无需频繁低头看手机,通过智能眼镜即可接收消息、查看导航,同时保持对周围环境的关注,有效减少“低头族”带来的安全隐患;运动时,佳明智能眼镜能实时显示心率、配速等数据,无需暂停运动即可获取信息;对于视障人群,百度智能眼镜“见山”通过AI图像识别,能实时描述周围环境、识别文字,帮助视障人士独立出行,让科技成为“无障碍生活”的重要支撑。在产业与公共服务领域,智能眼镜的价值更为凸显:在医疗领域,医生通过智能眼镜调取患者病历、查看手术导航,避免频繁往返于手术室与护士站,2023年国内已有超200家医院引入智能眼镜辅助手术;在教育领域,AR智能眼镜能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3D模型,例如学生通过眼镜“看到”原子结构、人体器官,让学习从“被动接受”变为“沉浸式体验”;在应急救援中,救援人员通过智能眼镜将现场画面实时传输至指挥中心,接收专家远程指导,大幅提升救援效率与安全性。
随着AI大模型与智能眼镜的深度融合,设备将从“信息展示工具”升级为“智能决策助手”。智能眼镜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酷炫”,更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智能眼镜以“视界新维度”的姿态,重构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方式,为智能时代注入更多可能性。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