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行业动态

固态电池迎来“中国突破”:技术攻关到产线加速落地

2025-10-20 08:40:40来源:智能制造网整理 阅读量:16735 评论

分享:

  一场席卷全球的固态电池研发竞赛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而中国科研团队与企业在其中正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
 
  2025年10月以来,我国固态电池领域接连传来重大突破。我国科学家成功从三条路径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卡脖子”难关,实现固态电池的跨越式升级,100公斤电池从最多支持500公里续航到如今有望突破1000公里续航,直击固态电池天花板。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固态电池专家王春生评价道:“该研究解决了制约全固态电池商业化的关键瓶颈问题,为实现其实用化迈出了决定性一步。”
 
  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产业化面临一个关键难题:固态电解质与金属锂电极的界面接触问题。常用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硬度高、脆如陶瓷,而金属锂电极却软得像橡皮泥。这两种材料在贴合时会产生大量微小孔隙和裂缝,这样不仅会影响电池充放电效率,还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
 
  在技术突破的同时,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也在10月份迎来一系列实质性进展。
 
  10月15日,国晟科技公告,公司二级控股子公司安徽国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拟计划以2.3亿元向国晟环球新能源(铁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岭环球)进行增资。国晟科技表示,此次对外投资是为了发展电池储能业务,铁岭环球拟投资的年产10GWh固态电池产业链AI智能制造项目已取得备案手续,并且铁岭环球已取得电池回收及固态电池生产制备所需的知识产权许可证。
 
  10月14日上午,屹锂新能源全固态电池在上海宝山正式落地。市经信工作党委副书记、市经信委副主任汤文侃表示,此次屹锂全固态电池落地是宝山“北转型”战略、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目前,屹锂新能源在上海、南京、江苏等地建设生产基地。根据规划,屹锂新能源将在2026年前对电池产线建设投入总计7亿元,构建起总产能达2GWh的电池生产线,并在电解质生产上实现年产十吨级的规模化生产。
 
  国轩高科10月13日宣布公司全固态金石电池已进入中试量产阶段,同步启动2GWh专用产线设计工作。这款采用硫化物控台电解质体系的新型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50Wh/kg,较传统三元锂电池提升超40%,单次充电续航里程有望突破1000公里。安全性能方面,该款电池成功通过200℃高温箱测试,远超国家标准130℃要求。
 
  利元亨10月10日在其互动平台宣布,公司首条固态电池产线已陆续交货,目前正处于客户现场的设备调试与工艺验证阶段。该公司已与30多家客户交流固态电池技术和业务,并且已实现向美国客户交付固态电池前端装备。
 
  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和产业化的关键力量,在这条固态电池关键路上各展所长、协同发力。
 
  《2025年固态电池高质量发展蓝皮书》显示,当前固态电池产业化已进入“冲刺阶段”,预计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14.4GWh,对应的市场规模将迈入千亿万级别,5年潜在市场将扩大60倍。
 
  随着多家企业启动量产计划、产线陆续交付调试,一个千亿级别的固态电池市场正在加速成型。这场能源存储的革命,不仅将重塑电动车、储能、低空经济的未来图景,更将为中国在全球新能源竞争中奠定关键优势。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