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市场分析

金秋柿子丰收季 深加工让 “娇气” 果实成富民产业

2025-10-18 08:35:42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 阅读量:18124 评论

分享:

  金秋时节,我国多地迎来柿子丰收旺季。在福建永定,漫山遍野的柿子树上挂满橙红果实,农户们忙着采摘、分拣。如何让“易烂难存”的柿子变成“长效增收”的金果,深加工成为破局关键。
 
  尽管柿子产量逐年提升,但传统产业模式下的痛点始终制约发展。柿子属于典型的“娇气”水果,成熟后果肉柔软、水分含量高,且采摘后若不及时处理,易出现霉变、软化等问题。过去,不少产区依赖鲜柿销售,一旦遭遇市场波动或运输延误,就可能陷入滞销困境。
 
  面对传统产业的困境,深加工的兴起为柿子产业带来了转机,让柿子实现了“全身都是宝”的价值升级。在陕西富平,传统柿饼加工工艺经过改良,通过“清洗—脱涩—晾晒—揉捏”等标准化流程,制成的柿饼果肉饱满、甜而不腻,保质期延长至6个月以上,不仅走进全国各大商超,还出口至日本、韩国等国家;山东青州的企业则开发出柿子醋系列产品,将柿子发酵转化为酸度适中的果醋,兼具营养与风味,成为健康饮品市场的新宠;河北保定的冷链企业创新推出“冰柿”产品,采用急冻锁鲜技术,保留柿子的原汁原味,在电商平台上线首月就售出5万单。从休闲食品到调味品、饮品,多样化的深加工产品矩阵,打破了柿子的季节限制与地域边界,满足了不同消费场景需求。
 
  而技术突破是深加工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针对柿子脱涩这一关键难题,江苏农业科学院研发出“低温脱涩+微波杀菌”组合技术,不仅将脱涩时间从传统的7天缩短至24小时,还能最大程度保留柿子中的维生素、果胶等营养成分。不少产区还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搭建产学研平台。例如,山西运城学院与当地企业联合建立“柿子深加工实验室”,研发出柿子膳食纤维提取技术,将以往被丢弃的柿子皮、果渣转化为保健食品原料。
 
  从“烂在枝头”到“香飘全国”,柿子深加工产业的崛起,不仅破解了传统产业的发展难题,更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产业链的持续延伸,柿子产业有望向功能性食品、生物医药等更高附加值领域迈进。
 
  免责声明:本文由AI搜索资料编辑完成,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